在苏州市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一位花甲老人走到服务台前询问,神情有些担忧。
“姑娘,我想再确认一下,你们这边真的能帮我解决工资问题吗?”
“徐大爷,您放心,我们联调中心已经收到你们的诉求了,先回去等消息吧,过两天就会有结果的!”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那就好,我总归是想早点把事情解决了。”徐大爷表示。
欠薪难讨,愁上眉头
徐大爷已经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他身体硬朗,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打算发挥余热,找份工作补贴家用。于是,2021年,徐大爷在某纸业公司谋得一份装卸工的工作。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24年末,这家纸业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停业,包括徐大爷在内的好多工人都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只拿到了公司出具的欠条。
“徐师傅,前阵子我去仲裁委申请仲裁了,要求公司支付拖欠我的工资,今天我在仲裁委已经跟老板谈好了,老板同意支付剩余的工资,还会给我一些经济补偿!”这天,徐大爷在公园健身时遇上了当时在纸业公司的工友小吴。
“还有这种事?那我也要去仲裁委申请仲裁!”徐大爷立刻来了劲。
“那天隔壁车间的张师傅也跟我一起去了,但是张师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工作人员说他这个情况仲裁委是不受理的,要到法院去起诉。”小吴提醒道。
“不行,我还是要去仲裁委问问!”徐大爷心里十分焦躁。
同心同力,解在前头
纸业公司工人大批申请仲裁的情况引起了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注意,仲裁委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将此情况反映到了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联调中心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区人社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共同商讨化解纠纷相关事宜。
经过协商,大家一致认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这批劳动者很多都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但是起诉到法院索要欠薪的周期会比较长,不利于快速卸下老年人心中的大石,这批案件若能在联调中心化解,效果肯定更佳。
于是,一场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的群体性劳动争议前端化解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调解中,人社局负责指导纸业公司与职工开展对话沟通,总工会负责召集调解员加入调解,司法局委派专业律师参与调解并提供法律援助,法院负责推进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
达成调解,暖在心头
“喂,您好,是纸业公司负责人吗,我是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的调解员,我们了解到贵公司有一批超龄劳动者因公司停业而主张相关权利,不知您这边有什么想法?”调解员找到纸业公司沟通情况。
“徐大爷,您好,我是负责您和某纸业公司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员,关于双方之间的争议,您看这个方案如何?”“张大爷,关于您之前说的方案,公司这边还想要跟您谈一谈……”调解员又陆续与每一位超龄劳动者联系,协调调解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不懈努力下,包括徐大爷在内的9名超龄劳动者最终与某纸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纸业公司按照欠条载明的欠薪支付,吴江区人民法院依申请裁定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苏州市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由吴江区人民法院联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共同建立,区人社局负责指导企业与职工建立多种方式的对话沟通和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化解机制,区总工会负责牵头建立调解员名册,吸纳各领域专业力量加入调处工作,区人民法院负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等工作,区司法局则负责推进专业律师参与调解工作。四部门坚持将“非诉”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面,有效促进了一批劳动纠纷化解在前端。
目前,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已实现市、县(区)两级全域覆盖。近日,苏州中院与苏州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开展会商研讨,并赴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进行实地走访,对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摸排调研,梳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解纷体系的运行实效,强化不同解纷环节的功能互补,切实将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