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19日,由东北三省一区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书博会”)将在长春农博园盛大启幕。本届东北书博会以“书香向北 阅见未来”为主题。作为参展单位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将携学术图书、教师教育图书、本科教材、职业教育教材以及青少图书等众多精品好书亮相。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图书推介会、研学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月长春,书香四溢!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文化盛宴,一起探索阅读的无尽魅力与无限可能!
以下为您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参展的精品学术图书。敬请关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获取更多参展图书信息、东北书博会活动预告和直播动态等。
参展精品图书
学术图书
“百年汉语发展演变研究”丛书
刁晏斌/主编
《清末民初语法研究》
《梁启超“新文体”语言研究》
《国语分化研究(1919—1949)》
《百年汉语第一阶段研究(1919—1949)》
《百年汉语第二阶段研究(1949—1978)》
《百年汉语第三阶段研究(1978— )》
《早期现代汉语词汇在台湾的发展演变研究》
《早期现代汉语语法在台湾的发展演变研究》
内容简介
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此变化的影响和拉动,汉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并且体现出极强的规律性。因此,百年汉语发展演变的内涵非常丰富,既有大量的各类语言事实亟待发掘,又有由事实上升到理论的巨大空间,非常值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套丛书采用“选点式”的研究策略,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现象,针对现代汉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度剖析,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现代汉语的丰富内涵。因此,本套丛书一方面系统总结了百年汉语的发展面貌,另一方面拓展了现代汉语的研究空间并开启了现代汉语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将现代汉语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获奖情况
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第六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精品奖(图书)
《全球华语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
刁晏斌/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两部分。理论建构部分重点讨论了全球华语的基本问题,提出“全球华语学”与“全球华语史”等学术概念,总结已有华语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实证研究部分详述华语(主要是东南亚华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其促成因素,并分别立足于“差异”和“融合”视角,阐述词汇和语法的表现,归纳其主要类型及特点。本书是国内外首部以“全球华语学”框架全面深入梳理相关问题的专著,具有较强的开创性。
作者简介
刁晏斌,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代汉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华语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英双语国际学术期刊《Global Chinese》中文主编。现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共时状况与历时发展以及全球华语比较研究,内容兼及词汇、语法、修辞等。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
《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探索》
王姝/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本体研究为主,兼顾教学实践探索。众所周知,任何研究都必须理论先行,没有理论指导的“研究”不是研究。基于此理念,本书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最简单的例子,选取最直观的方式,从“学了就能用”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当下前沿研究正在使用的几种理论。此外,本书系统讨论了研究中“发现问题—数据搜集—数据分析—结论概括”的全套操作程序,对汉语的教学进行了有益探讨,对教学上常遇到的诸多困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本书对有志于汉语研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教学一线的汉语教师来说,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形式缩放手段的实证研究”(批准号:23BYY028)资助出版。
《大理石上的纹路:来自语言学的证据》
王姝/著
内容简介
在认识论领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持续了4个世纪。直到20世纪50年代,诺姆•乔姆斯基教授首倡的生成语法的兴起才使一直处于下风的理性主义认识论逐渐收复了一些领地。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婴儿的大脑并非一块白板,而是有一个遗传来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这使后天语言经验成为可能。本书收集了来自正常儿童语言习得研究、聋儿手语习得研究、克里奥尔语研究、失语症研究等领域的数据,并用这些数据支持UG假说,论证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合理性。
《清代咏松花砚诗整理与研究》
刘萱仪/著
内容简介
松花砚,一方石中藏乾坤,半池墨里见风华。作为清代宫廷御砚之首,松花砚承载着吉林大地的文脉精魂,更在诗词歌赋中沉淀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本书以170首清代诗词为经纬,钩沉松花砚的“砚史”与文心,再现其从长白山麓到紫禁城阙的传奇历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考据为基,探析松花砚的宫廷源流、石材考辨与文化意蕴;下篇辑录诗歌珍品,辅以详注与赏析,让诗韵与石纹交辉,史实与风雅共舞。书中更融入了吉林山川地理、非遗技艺与文旅规划,为“松花石文化名片”注入当代生机。
《中国现代市民小说人物服饰图像
还原与文化阐释》
韩丹/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序为线索,回顾了中国现代市民小说展现的城市服饰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社会变革中中国人身上穿戴的实际变化,通过史料图像再现中国近代城市服饰特征。同时,本书研究了城市服饰的历史变迁,利用文字解析、图像资料、手绘图稿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呈现了中国近代市民服饰风格的演化。本书以空间为单位,彰显了服饰的地域性,分析了中国近代中西服饰融合、西方服饰的中国化元素,以及城市服饰文化独立自主发展的历史轨迹;再由史实呈现转为意义阐释,讨论城市服饰文化变革如何体现中国近代思想观念转变,指出“城市服饰的动态演变过程”是认识物质文明与政治文化、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事象。通过语图互文解析中国现代都市服饰,考察文学“服装史”,挖掘、解读其文化内涵。
本书为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市民小说人物服饰的图像还原与文化阐释”(项目编号:23YJAZH045)的研究成果。
《博物馆空间解析与美育:走进世界的博物馆》
刘治龙/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力图深入挖掘博物馆建筑周边公共空间的环境美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亲身游历的、世界知名的十座博物馆进行剖析与解读,从空间美学的角度出发,寻找博物馆建筑从规划、建设到建成后对城市的影响背后的故事。本书从人文视角观察、总结了顶级博物馆空间营造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为对当代博物馆建筑空间、博物馆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对客观的材料梳理和文化总结。
本书为2022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自觉背景下的博物馆空间美育研究”(编号:JJKH20221184SK)的阶段性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御制耕织图〉〈御题棉花图〉图录》
黄颖 王文佳 李巍/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的二种三部图文并茂的古籍,分别是《御制耕织图》和《御题棉花图》。《御制耕织图》一部,清焦秉贞绘制,清刻本,内有清圣祖玄烨、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历题诗。《御题棉花图》二部,清方观承绘制,所藏皆为清拓本(墨拓本、蓝拓本各一部),内有清高宗弘历题诗。每部书均包含书影和文字著录两部分。书影部分以高清的影像呈现古籍的原始风貌,包括古籍的封面装帧、书页排版;文字著录部分对原书正文进行标点,使文字更加通顺易懂。
本书由吉林省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出版。
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专属福利!
1000万高德打车券!
来源: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编辑:张楠 审校:王伟光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