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一场车祸,带走了于月仙

那一年她刚满50岁,正是一个女人最从容,最有底气的年纪。

前一天,她还在《乡村爱情15》的杀青现场笑着和剧组告别,谁也没想到,这一转身,竟是永别。



于月仙的故事,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

小时候家里穷,冬天顿顿吃萝卜,炒萝卜、拌萝卜、萝卜粥,吃得她直反胃,可看着妈妈为了养家拼命干活,她连一句抱怨都不敢说。

更让她难受的是,父亲觉得女儿没用,家里生了弟弟才算是“有了人”。

那时候她就憋着一股劲儿,发誓要让妈妈挺直腰杆。

她拼命读书,中专毕业当了老师,捧上了“铁饭碗”,可心里那股劲儿没散。

她想演戏。



1992年,中央戏剧学院来招生,家里死活不同意,父亲甚至甩了她一巴掌。

可她愣是偷偷报了名,连夜赶去考试,跳了一段筷子舞,考官当场拍板:“去学文化课吧!”

为了凑学费,她白天扫地送报纸,晚上熬夜复习,硬是考上了。

可学校不放档案,差点断了她的路,最后还是主考老师千里奔波,硬是把她“捞”去了北京。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妈妈抱着她哭成了泪人:“我闺女真争气!”



在中戏,她遇见了张学松

一个是女班长,一个是男班长,俩人搭班干活,慢慢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不轰轰烈烈,就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毕业后,为了自由发展,他们咬牙交了违约金,刚欠下一屁股债,生活又给了他们一记重拳。

弟弟脊柱严重变形,医生说再不动手术就得瘫痪。



那几年,于月仙什么角色都接,狐妖、风尘女,只要能赚钱,她不在乎脸面。

张学松也省吃俭用,东拼西凑帮她凑手术费。



终于,弟弟站起来了,他们也结婚了。

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有大排场,没有山盟海誓,只有两颗踏实过日子的心。



2006年,命运给了她一个转折。

赵本山找她演《乡村爱情》里的“谢大脚”。



为了这个角色,她增重十几斤,跑到农村住了几个月,学东北话,揣摩农村妇女的神态。

结果,“谢大脚”火了,一火就是15年。

那个穿着40码鞋、嘴皮子利索的农村媒婆,成了观众心里最亲切的角色。



生活终于好了,弟弟的病稳住了,妈妈也能常来北京看她,日子有了盼头。

可老天爷有时候就是不开眼。

2021年8月,剧组赶夜路时撞上了两匹骆驼,车翻了,于月仙没能活下来。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懵了。

那个在电视里风风火火的“谢大脚”,怎么说没就没了?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人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她的丈夫张学松。

就因为他点赞了一条美女跳舞的视频,网上骂声一片,说他“冷血”“急着找新欢”。

还有人编故事,说他为了遗产和弟弟闹掰,甚至动了手。



张学松没解释,也没回骂。

他只是默默发了一条消息:“我会照顾好她的妈妈和弟弟,把她没做完的事做完。”

一年后,他公布了车祸判决,肇事司机判了一年。

他在文章里写:“这一年,悲伤从未停止。”

再后来,他回了内蒙古,去了于月仙的老家,拍下那片空旷的草原和她家的老房子。

视频里没有音乐,只有风声,像是在替他说那些没说出口的话。



四年过去了,骂他的人早散了,可他还守着那份承诺。

没再婚,没炒作,就是安安静静地活在有她的回忆里。

有人觉得他太沉默,太傻,可真正的爱,哪需要天天挂在嘴上?

它藏在柴米油盐里,藏在一句“我替你守着”的承诺里。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浪漫,却比任何誓言都结实。



这世上,有些爱情走着走着就散了。

可他们不一样,生死分开了人,却分不开感情。

她是“谢大脚”,他是张学松。

一个留在了荧幕里,一个留在了思念中。

而这份思念,成了他最珍贵的陪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