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村中不过百户人家,世代以耕作为生。村东头住着一户石姓人家,家主石老汉年近六旬,为人耿直刚硬,在村中颇有威望。其子石大郎三年前娶了邻村柳家的女儿为妻,这柳氏生得眉清目秀,性格温婉贤淑,过门后勤俭持家,深得公婆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自去年腊月起,柳氏便开始变得神情恍惚,常常独自发呆,家务也日渐荒废。石老汉起初以为儿媳是身体不适,请了村中郎中来看,却诊不出什么病症。石大郎在外做短工,每月才回家一次,对家中变故并不知晓。

这一日,石老汉从田间归来,远远望见自家烟囱竟无半点炊烟,心中纳闷。推开院门,只见柳氏呆坐在院中石凳上,双眼无神地望着远方,连公公回来都未曾察觉。

"媳妇,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未生火做饭?"石老汉皱眉问道。



柳氏猛地一惊,慌忙起身:"公、公公回来了...儿媳这就去准备。"她声音颤抖,脸色苍白如纸,眼下两片青黑,显然多日未得好眠。

石老汉心中疑惑更甚,但碍于男女有别,不便多问儿媳私事,只得摆摆手道:"罢了,老夫去村头买些熟食回来,你好生歇着吧。"

待石老汉转身离去,柳氏长舒一口气,身体却突然一颤,耳边又响起那熟悉的轻笑声。

"老东西总算走了..."一个阴柔的男声在她耳畔响起,带着几分嘲弄,"这几日可把我想坏了。"

柳氏浑身发抖,却不敢回头。自三个月前那个雨夜起,这个自称"胡公子"的狐妖便缠上了她。起初只是在梦中出现,后来竟能白日显形,只有她能看见听见。他时而化作俊美男子,时而现出狐狸原形,日夜纠缠,使她不得安宁。

"你...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我?"柳氏压低声音,眼中含泪。



"放过你?"胡公子轻笑一声,冰凉的手指抚过她的脸颊,"我还没玩够呢。你这般美貌的小娘子,怎能轻易放手?"

柳氏咬紧下唇,不敢再言。她知道,任何反抗都会招来这妖孽更恶劣的戏弄。这几个月来,她试过在门上贴符咒、枕下藏剪刀,甚至偷偷请了道士做法,却都无济于事。那狐妖法力高强,反而变本加厉地折磨她。

天色渐暗,柳氏强打精神生火做饭。石老汉买了些熟肉回来,三人默默用罢晚饭。按照惯例,石老汉会在堂屋喝一壶茶,然后早早歇息。

正当柳氏收拾碗筷时,院门突然被推开,石大郎意外归来。原来东家提前结了工钱,他便连夜赶了回来。

"娘子!爹!我回来了!"石大郎满脸喜色地喊道。

柳氏手中的碗"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脸色煞白,不是因为惊喜,而是恐惧——她感觉到身后的狐妖突然变得躁动不安。

"哼,今日暂且放过你。"胡公子在她耳边恨恨地说,随即一阵阴风掠过,消失不见。

柳氏怔在原地,忽然注意到门后的青瓷瓶微微晃动了一下。那是个半人高的旧瓶,平日用来存放杂粮。她心中一动,隐约有了猜测。

夜深人静,石大郎因旅途劳顿已然熟睡。柳氏却睁着眼睛,回想着傍晚的发现。她悄悄起身,蹑手蹑脚来到堂屋,借着月光查看那个青瓷瓶。



瓶子静静立在墙角,看起来毫无异常。柳氏犹豫片刻,轻轻敲了敲瓶身,低声道:"胡公子?"

瓶内毫无反应。柳氏皱眉,怀疑自己是否想错了。正当她准备离开时,忽然听见一声几不可闻的嗤笑从瓶中传出。

"小娘子半夜不睡,是想我了吗?"

柳氏倒吸一口凉气,险些叫出声来。她强自镇定,装作没听见,转身回了卧房。躺在床上,她的心跳如鼓,却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终于发现了狐妖的弱点——它怕石老汉,而且会躲进那个瓶子里!

次日清晨,石老汉照例早早起床,去院中劈柴。柳氏透过窗缝观察,果然看见一缕青烟从瓶口飘出,迅速消失在门外。她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柳氏表面上逆来顺受,对狐妖的骚扰不再明显反抗。她暗中观察,发现每当石老汉靠近,狐妖就会立刻躲入瓶中,直到危险过去才出来。而且,它似乎只能通过瓶口进出。

柳氏开始悄悄准备。她找来最厚实的棉絮,搓成紧实的团;又检查了厨房的大铁锅,确保没有漏洞;还备足了柴火,堆在灶旁随时可用。她表面平静,内心却时刻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机会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来临。石老汉去邻村赴宴,石大郎也出门办事,家中只剩柳氏一人。她知道狐妖必定会趁此机会来纠缠她。

果然,刚过晌午,一阵阴风袭来,胡公子已站在她面前。今日他化作一个面如冠玉的公子,手持折扇,笑意盈盈。

"小娘子,独守空房多寂寞,不如陪我说说话?"他伸手想摸柳氏的脸。

柳氏强忍厌恶,低头道:"胡公子请自重。我...我去给公公热酒,他马上就要回来了。"

"什么?"狐妖脸色一变,"老东西不是去邻村了吗?"

柳氏故作惊慌:"方才邻家小孩来报信,说宴席取消了,公公正在回来的路上。"

狐妖狐疑地看了她一眼,突然耳朵一动,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它脸色大变:"该死的老东西!"话音未落,已化作一道青光钻入门后的瓶中。

柳氏心跳如雷,她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她一个箭步冲到瓶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准备好的棉絮塞入瓶口,用力按紧。瓶内立刻传来闷闷的怒骂声。

"!你做什么?快放开!"

贱人

柳氏充耳不闻,抱起瓶子冲向厨房。瓶子在她怀中剧烈震动,狐妖在里面左冲右突,却无法突破棉絮的封锁。

"你会后悔的!等我出来,定要你生不如死!"狐妖的声音因恐惧而扭曲。

柳氏一言不发,将瓶子放入早已准备好的铁锅中,倒入冷水,盖上锅盖,然后点燃灶火。火焰欢快地舔着锅底,水很快开始冒泡。

"啊!烫!烫死了!"瓶中的狐妖发出凄厉的惨叫,"放我出去!我保证再也不来骚扰你了!"

柳氏站在灶前,双手死死按住锅盖,任凭狐妖如何哀求都不为所动。水沸腾了,蒸汽从锅盖边缘喷出,整个厨房弥漫着一股怪异的气味。

"你这毒妇!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狐妖的咒骂逐渐变成哀嚎,"求求你...太热了...我受不了了..."

柳氏眼中噙着泪水,却依然没有停手。她想起这几个月来所受的屈辱和恐惧,想起家人疑惑的目光,想起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妖孽。

锅中的声音越来越弱,最终归于寂静。柳氏又等了一刻钟,确保万无一失,才熄了火,小心揭开锅盖。

瓶子已经被煮得发烫,表面的釉彩有些剥落。柳氏用布包着手,慢慢拔出瓶口的棉絮。一股焦臭味扑面而来,她强忍恶心,往瓶内看去——只见瓶底残留着一些焦黑的狐毛和几点干涸的血迹,那作恶多端的狐妖已灰飞烟灭。

柳氏双腿一软,跪坐在地上,几个月的恐惧和压力化作泪水奔涌而出。她成功了,终于摆脱了这个噩梦。

傍晚时分,石老汉和石大郎先后归来,发现柳氏竟做好了丰盛的晚饭,而且气色明显好转,不禁惊讶不已。

饭后,柳氏跪在堂前,将这几个月的遭遇和今日除妖的经过一一道来。石老汉听罢,既惊且怒,拍案道:"难怪你这般反常!那妖孽竟敢如此!"

石大郎更是心疼不已,握住妻子的手:"娘子受苦了,都怪我粗心,未能早些发现。"

柳氏摇摇头,从厨房取出那个青瓷瓶,展示给家人看。石老汉接过瓶子,仔细检查后叹道:"这瓶子是我年轻时从山中一座破庙里捡来的,没想到竟成了妖孽藏身之所。幸亏媳妇机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夜,石老汉亲自将瓶子砸得粉碎,埋在村外的十字路口,又请来道士做了法事,确保狐妖再无作祟可能。

自此之后,柳氏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石家也重归平静。这段智斗狐妖的故事在万村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柳氏每每想起那个雨天的下午,仍会感到一丝后怕——若非她细心观察,发现了狐妖的弱点,恐怕至今仍活在梦魇之中。

后来,村里人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叫"瓶中狐",用以告诫后人:再狡猾的妖邪,也敌不过人的智慧与勇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