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不少具有养生性质的中草药材受到重视,使得这些野生中草药材被大量采挖,市场价格攀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为了缓解野生中草药材被滥挖的情况,人工种植中草药材应运而生。
这其实是个很好的现象,一个能让农民赚到钱,一个能让消费者买到不错的中草药材。不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中草药材的行情极具下滑,让很多从事中草药材种植的农民受到了“暴击”。
在这些行情下滑的中药药材之中,黄精可能让很多农民最受伤的中草药材之一了!
黄精是啥?
我想很多朋友都应该听过黄精的大名,我这里还想再解释下。
黄精是我国十分有名的中草药材,早在东汉时期,就被作为养生中药使用了,在《抱朴子》中记载:“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
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其功效和使用方法,“九蒸九曝,可以代粮,又名米辅。其根横行,状如萎蕤,俗采其苗炸熟,淘去苦味食之,名笔管菜。其根茎可入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之效。”
而在现代研究发现,黄精是一种具有高保健价值的中药材。因此,它也被作为原材去生成多种功效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黄精保健酒、黄精功能性饮料、黄精功能酸奶、黄精养生茶等等。
黄精的发展历程,犹如过山车!
黄精有着这么多价值,自然受到了重视。可以这么说,曾今的黄精虽然不是“黄金”,但却是不少农民的“摇钱树”。
黄精的人工种植主要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再之前,市场上供给的黄精还是以野生的为主,2010年之后,随着人工种植的普及,黄精的市场供给才转向以人工为主。这段时期,黄精的行情还比较稳定,一般在30元/公斤上下浮动,注意哦,这里是鲜黄精,若是经过加工之后的干黄精,价格还会更贵。
这个时期的黄精价格稳定,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时期都是用于传统重要领域,也就是治疗疾病,其供需关系平衡,波动不大。
等到2014年,黄精市场价格出现明显攀升,最高触及55元/公斤关口。此轮涨价主要受其作为保健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领域扩展驱动,市场需求呈现多维度增长态势。由于产能释放存在滞后性,短期内供需矛盾加剧推动价格快速走高。但随着价格攀升,市场投机行为逐步退潮,年末价格回落至47-48元/公斤区间。
2015至2018年间,黄精价格进入50元/公斤附近的横盘整理期。随着种植户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市场供给逐步增加,而同期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供需双方进入价格博弈阶段,形成相对稳定的价格平衡。
2019年至2024年,黄精价格突破60元/公斤大关并维持高位运行。这期间既受益于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消费需求持续攀升,也受惠于中药材牛市行情引发的资金持续流入,双重因素共同支撑价格高位震荡。
至2024年,黄精市场出现趋势性逆转。产地鲜货统货收购价跌至约4元/斤,干货市场价格跌破60元/公斤心理关口至55元/公斤附近,标志着市场正式步入下行通道。此次价格调整意味着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根本转变,从前期供不应求的繁荣周期转入产能过剩的调整阶段。
黄精的种植困局:周期长、成本高
从上面的黄精发展历程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每隔几年,黄精就会迎来一个大的波动,这是咋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目前黄精的种植困局了,周期和成本。
黄精种植周期长(7-8年种子培育/5-6年根茎扩繁)及特殊储存特性(可滞留土壤超10年)导致供给调节滞后。其种植模式分高密度与低密度两种,例如四川,就是采用低密度模式加玉米套种,亩栽3000-4000株,需投入种苗费2100-2800元(0.7元/株)、肥料6600斤(复合肥+有机肥)、农药及人工,三年总成本约8000-9000元;高密度模式亩栽8000-1万株,产量略降,成本增至1.2万元。
资深种植户凭借种苗成本优势(自繁自育),6年周期亩产5000斤鲜货,综合种植成本约9000元(含地租500元),折干成本18元/公斤,叠加加工费5-8元/公斤,盈亏平衡点为30元/公斤。自有土地种植最低成本12元/公斤,需市场价格25元/公斤保本。新种植户因技术不足,亩产4000斤鲜货,三年总投入1.2万元,折干成本达30元/公斤,需45元/公斤行情方可盈利。
根据市场规律显示:当干货价格突破45元/公斤,全产业链会进入扩种期;低于30元则进入产能收缩期。这种成本传导机制与10年库存周期叠加,形成黄精市场独特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也正是这一种周期性波动特征,让黄精进入种植困局。不种吧,到时候涨价了赚不到钱,种吧,万一产量过剩大跌价,又要亏钱!
产能过剩,供需失衡!
当前全国黄精种植规模已突破70万亩,其中湖南安化核心产区达12万亩,安徽池州、湖北崇阳等主产区均超10万亩。按行业常规轮作比例测算,全国年可采挖面积约17.5万亩,理论年产干货8万吨,显著超出当前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邵武市2024年新增种植规模达20万亩,全国种植总量突破10亿株,产能过剩已然成定局。
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药用市场保持15%年增长率,但食用消费受经济下行冲击明显。而在今年3月后,美国发起了“关税战”,贸易摩擦叠加让中产消费收缩,导致保健品及食品领域增速骤降。虽然老龄化趋势形成长期支撑,但短期内难以对冲市场颓势。
目前黄精已进入产新期,根据部分药农反馈来的情况来看,目前的行情很惨,太惨了!价格直接腰斩,有药农表示,以现在的产量,估计烂在地里都没人来收!
当然了,肯定不能让黄精烂地里,不然就亏死了!还是要想办法卖出去才行,那样亏的也少些。
总而言之,近几年黄精的行情可能会不太好,只有到产能持续出清,需求才能再次提高,迎来下一个增长周期。
对此,大家怎么看?你们那里有种植黄精的药农吗?目前的情况如何呢?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