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校友会、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十七期“知行天下讲堂”活动顺利举办。

第六十七期讲堂活动荣幸邀请到2009级研究生校友、高德地图诉讼负责人陈思佳律师,带来“互联网地图场景下商标侵权探析”主题讲座。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刘瑛担任本期讲堂活动主持人。

陈律师曾任职北京法院系统,在商事争议解决领域有丰富经验,处理过多起涉及著作权、商标、数据、不正当竞争等重大案件。


主讲人 陈思佳律师

主持人刘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介绍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地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涉及的商标侵权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法律议题。陈律师将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基本逻辑”这一基础层面出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互联网地图场景下商标侵权问题,希望各位知产同仁、对知识产权和电子地图感兴趣的同学、校友及各位同行,都能在今天的讲座中有所收获。


主持人 刘瑛教授

讲堂中,陈律师以“互联网地图服务是平台模式吗”这一极具思辨性的问题切入,从监管要求、用户参与形式等维度,深入剖析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底层逻辑。她明确指出,互联网地图服务需由获得相应行政许可的提供者主导,尽管部分地图数据有用户参与,但服务主体与性质始终保持不变,不存在用户自主提供地图服务的情形。

随后,陈律师通过精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互联网地图服务面向用户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系统论证了此类服务并不构成商标性使用。在案例分享环节,她选取多起典型司法案例,对地图用户行为进行细致区分与专业评价,并着重强调,在地图功能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判定用户与平台责任必须紧密结合具体使用场景。讲座尾声,陈律师基于我国广袤国土、复杂地理环境的国情,呼吁大家给予地图服务更多容错空间与包容度,鼓励用户积极反馈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助力地图数据质量提升。

本期讲堂陈思佳律师的讲座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赢得了现场和线上听众的广泛好评。讲座结束后,现场听众积极踊跃,就讲座中感兴趣的问题以及自身研究和思考中的疑惑,与陈律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现场参会人员合影

“知行天下讲堂”主要邀请行业法务专家和司法实务专家分享知识产权领域实践经验和职业体会,每月举办一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讲堂活动已得到北京乃至全国知识产权领域从业者和在校生的广泛关注。

内容来源 | 中国政法大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