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顶级能力,是学会把底牌亮在桌面上。

这句话,是我从我们公司人事负责人Penny身上悟到的。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需要面对大量复杂关系的处理。

我问她,“你是有什么特殊业务技巧吗?”

她回我,“没啊,我一般就是,直说”。

我听了就笑,说“果然高手都打明牌。”

她满脸诧异,“嗨,我以为是自己没什么技巧才直说的。”

不,在我看来,比起精巧的话术,打明牌是更聪明的方式。

她不会含含糊糊说:“我们需要延长一下考察期”,“未来还是有一定晋升机会的”。

给对方虚幻的期待但又难以兑现,她会单刀直入直接亮底牌,坦诚地告知对方,“你数据分析能力不达标”,“现阶段给不了你晋升”。


很多人不敢打明牌,往往是因为陷入了两种黑色想象:

要么把自己想得太脆弱,想着“我说想加薪领导会觉得我功利吧?”

要么把对方想得太脆弱,觉得“我直接指出问题他会崩溃吧?”

这些揣测就像在心里养了只尖叫的猴子,不断消耗着我们的情绪电量。

但成年人的关系,经得起坦诚,耐不住猜疑。

黑色想象,往往是关系里最大的消耗品。

我最早进职场,就曾经陷入过这种“替所有人玻璃心”的陷阱。

面对一些“强引领+强分析”优势的高管,每次他们说到激动处,针尖对麦芒,我就有点胃部抽搐,想打断时不自觉会想,他会不会很没面子?

他这种强势的方式是不是更高效。

面对一些强共情优势的同事,推进事情不够麻利,我想指出时,心里又会嘀咕,他会不会受伤啊?他是不是也有自己的难处。

对,我以前就是这么的纠结。

但是你们也知道,我后来不是黑化了吗?哈哈哈,不,是进化了。


当我第一次跟强势的同事说出,“我想构建的职场环境,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表达,而不是强势攻击“,这时候,空气突然安静。就那几秒,我甚至脑补了他摔门而出的场景。

结果他放下激光笔说:“原来我这么说话是会让大家紧张的呀?我都没意识到,那你早该告诉我。”

当我第一次对共情优势的同事说出,你的工作职责是如期推进项目,你现在远没有达到工作要求,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结果对方说,这是我第一次接收到这么明确的要求。然后他一口气跟我反馈了工作卡点和解决思路。

比起我委婉客气,绕来绕去,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是那些个瞬间,让我想起曾国藩的那句处世法则: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真正的明牌对局里,从来没有单方面的妥协,只有双向的校准。


我愿意用成年人的姿态摊牌,是因为我相信你有成年人的担当。

我知道我说这句话你接得住,你反馈回来的东西我也接得住。

而在我们这一来一回时间,很多新的东西就开始生长了。

就好像,假如你想要做的事情跟公司目前的规划不相符,你会怎么办?

是不是大多人数的选择,还是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跟公司分手?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很正常对不对。

但是我们我们教练业务负责人楚懿不按常理出牌。

4年前她主动跟我们说,“我未来想做高管教练,但是公司没这个业务。

我又不想离开公司,想跟公司一起成长,所以后面公司有什么这方面的机会,可以想到我。”

然后,兜兜转转,她在各条线上轮岗,去年,教练业务从0到1,她作为主负责人,经过一年时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共同价值观的同频者,这个业务,终于开出了花。

而那颗种子,是从楚懿打出明牌那一刻种下的。

有人可能会担心说,打明牌会不会导致关系破裂。


如果我跟领导提了些意见,领导要是不高兴给我穿小鞋了怎么办?

要是我就是表达了我的需求,对方对我有情绪,我们闹分歧怎么办?

但你知道吗?

当你明确说“我的底线是项目周期不可压缩”,淘汰的不是合作伙伴,而是潜在雷区;

当你说“不接受临时邀约”,劝退的不是真朋友,而是时间刺客。

就像在看短视频时,你每标记一次“不感兴趣”,你以后被推荐的每一条内容,就更接近你想要的类型一点。

当你能坦然展露底牌,世界自会把适合的人送到面前。

这种残酷的温柔,才是对彼此人生最深的敬意。






点分享再看,让美好的能量流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