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程序员张运来4年不租房睡车里。报道称,他工作日期间天天睡车里,利用公园的公共卫生间洗漱,每晚只需花费6元停车费,每日消费仅100元上下。张运来称,他工作日住在车里,周五晚上再开车约300公里回阳江老家陪家人,周一一早再开车回深圳上班,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

从与记者的对话内容看,张运来不租房睡车里,主要是为了节省房租。因为选择“车居生活”后,相比以前的租房生活,每月花销节约了2000元。当然,家里人的理解与支持,每周末开车回家,以及这种生活方式更自由和舒适,也是其4年来选择不租房睡车里的原因。另外,停车的公园能洗漱且有免费Wi-Fi,也满足其生活所需。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个性化生活方式日益增多的今天,出现这种“车居生活”以及更离奇的生活方式都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去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和权利。只要这种生活不影响他人也不违法违规,我们就应该尊重这种不租房睡车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来就丰富多彩,不仅仅是房居生活。

不过,即便张运来喜欢这种“车居生活”,而且还将爱车称为“移动海景房” ,体现出一种乐观、幽默、自在的生活态度,我们不必对这种生活方式妄加非议。但也要看到两点:其一,“车居生活”相比房居生活而言,生活质量不在一个水平。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除房车外,生活在小轿车上的舒适度明显不如住在配套齐全的出租房里。

其二,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省钱。可能对有的人来说,每个月多花两三千元在租房上面不太在乎,但对于收入一般、经济不太富裕的人来说,每月能节省两三千元,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这对于改善家人生活很重要。如果说张运来在深圳租房没有经济压力,就是说不用省钱,或许,他会选择房居生活而非“车居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张运来的生活方式就是普通打工人在深圳面临高房租的缩影。虽然说打工人在深圳的收入明显高于很多城市,但包括房租在内的物价也高于其他城市。其中,房租是很多打工人的最大支出。面对高房租,有人选择默默承受,有人选择合租,而张运来选择不租房睡车里。所以,深圳高房租要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公租房是各地政府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推出的一种保障性住房。在深圳,如果像张运来这样的普通打工人能享受到公租房保障,无疑大大减轻经济负担,也不用选择住在车里。据悉,2024年深圳将“加强安居宜居保障”纳入10项民生实事之一,预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万套(间),供应分配6.5万套(间)。

但也要看到,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仍无法满足需求。比如深圳龙华区公租房的配租对象为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库中龙华区户籍的在册轮候人。可见,申请公租房需要所在区的户籍,分到公租房还需要排队轮候。那么,像张运来这样的非深圳户籍人员短期内难以分到公租房,选择“车居生活”是一种无奈的生活方式。

简言之,张运来的生活方式,需要社会给予尊重,更需要纳入住房保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