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房颤。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跳动不规律了。
房颤到底啥感觉? 如果你发现自己:
- 心跳像打鼓没节奏,脉搏摸起来忽快忽慢、不平稳;
- 突然心慌,心脏狂跳、漏跳,甚至感觉心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心悸),持续几秒到几分钟;
- 动不动就累得不行,以前能爬五楼,现在爬二楼就喘气;
- 胸口发闷、发痛,或者头晕目眩、差点晕倒……
这时候就得警惕了!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没啥明显症状,只是体检时做心电图发现心跳不对劲。
根据发作特点,房颤分三种:
- 阵发性:突然犯病,过一会儿自己又好了;
- 持续性:得靠吃药或治疗才能让心跳恢复正常;
- 永久性:心跳一直乱很难再回到正常节奏。
啥时候该看医生?记住两种情况
1. 不用慌,但别拖延
如果频繁心慌、心跳乱,或者以前确诊过房颤但最近症状变严重了,比如心跳更快、喘气更厉害,尽快让医生初步判断是不是心脏电活动出了问题。
2. 必须马上叫急救
如果正在心慌,同时出现以下情况,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 胸口剧痛、喘不上气、浑身冒冷汗、恶心呕吐;
- 突然晕倒、眼前发黑、站都站不稳;
- 半边身子麻木无力、说话突然含糊不清、眼睛看不清东西……
这些可能是房颤引发了血栓、中风或心脏严重缺血,分分钟要命,千万别硬撑!
医生会怎么查?这些检查都是查啥的?
怀疑房颤时,医生会先问你症状、摸脉搏,然后可能让你做:
- 心电图(ECG):当场记录心跳节奏,看看是不是真的乱跳;
- 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用超声波给心脏拍照,检查心脏结构有没有问题(比如心房变大、瓣膜异常);
- 胸片和抽血:排除其他病引起的房颤,比如甲状腺亢进、肾病、高血压等。
治疗房颤:控制心跳 + 防血栓,两手都要抓
1. 吃药解决两个大问题
- 控制心跳节奏和速度:比如β受体阻滞剂(像美托洛尔),让过快的心率慢下来,减少心慌、喘气的症状;
- 预防血栓和中风:房颤时心房收缩不规律,容易淤积血液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部,就是中风!所以医生可能会开抗凝药,降低血栓风险。
2. 手术或仪器辅助治疗
- 心脏消融术:通过导管把心脏里捣乱的异常电路烧掉或冻住,让心跳恢复正常节奏,适合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
- 电复律:用短暂电击让心脏重新校准,回到正常跳动模式,通常在药物无效时用;
- 装起搏器/除颤器:如果心跳太慢或有心脏骤停风险,医生会建议植入仪器,帮助心脏规律跳动或在危险时放电急救。
另外,如果房颤是其他病(比如高血压、甲亢)或某些药物(比如哮喘药、抗抑郁药)引起的,治好原发病或调整用药,症状可能会明显改善。
自己能做啥?记住避开3类坑,做好3件事
避开这些诱因,减少发作
- 少碰刺激性东西:咖啡、浓茶、能量饮料里的咖啡因,辛辣食物,还有熬夜、脱水(夏天记得多喝水),都可能刺激心脏乱跳;
- 戒烟限酒:吸烟直接伤血管,喝酒过量会让心脏负担加重,能不碰就不碰;
- 别过度运动:马拉松、高强度健身、长时间游泳等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房颤,症状发作时赶紧停下休息,平时选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园艺)。
做好这3件事,保护心脏
-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体重减下来,房颤风险也会跟着降;
- 规律运动+均衡饮食: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每天快走50分钟),多吃蔬菜、全谷物、鱼类,少吃高盐高糖高油的食物;
- 控制压力和情绪:长期焦虑、紧张也可能让心脏闹脾气,试试深呼吸、冥想、和朋友聊天,让自己放松点。
最后总结:房颤就是心脏跳得不规律,可能带来心慌、乏力,甚至中风风险,但早发现、早治疗,做好自我管理,完全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重视但不恐慌,及时就医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