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时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再次出人意料地错过了分房的末班车,这让身边人觉得十分意外。



李宏塔本就负责分房工作十几年间已经分出四百多套但自己和家人,却一直住在五十多平米的旧房子里。

“分房的同志太多了,我怕太挤哈哈!”

每次被问及房子的问题时,李宏塔总会这样半开玩笑地回答。

因为工作的20年间,一直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时常与邻里街坊打招呼,久而久之,当地民众对这位高个子厅长都格外亲切。

其实,李宏塔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正是革命烈士李大钊的孙子。



然而2005年,李宏塔却突然被人举报贪污,中纪委收到举报信后立即展开严查……

李家的优良传统

李大钊先生不仅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还是当时至简之风的主要推动者。

在担任北大教授期间,李大钊先生的工资其实也不算低,有的时候能达到200大洋。

但他却一直生活在仅有二十多平的陋室,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讲任何排场,甚至一年四季的衣物,也都只有几件而已。

1922年冬天,教育家王一知曾来到李大钊先生的家中暂住一段时间,他目睹过李家的生活状况,屋子里没有新家具,看上去空荡荡的。

为了省钱,妻子连葱油饼都舍不得做。

虽然生活上如此节俭,但在一件事上,先生一直都很大方,那就是捐助革命。



据相关数据统计,李大钊先生是早期革命者中捐款最多的一位,几乎将所有的工资,都用在了革命事业上。

后来,北大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在得知先生的这一行为后,不得不先从工资中扣出50大洋,将其交给他的夫人,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家里根本就揭不开锅了。

1927年,李大钊先生不幸被军阀杀害,他生前留给家人的只有一块银元。

因为实在没钱处理后事,先生的遗体竟在妙光阁浙寺,存放了整整六年之久。

后来,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也纷纷来到李大钊陋室参观和拜访,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在李大钊先生的家中,几乎看不到什么家具,孩子和妻子也都是破衣烂衫,根本就不像知名教授的家。

因为深受父亲的影响,李大钊先生的五个子女,不仅都成为了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也一直秉承着父亲至简的生活方式。

长子李葆华担任过银行行长等重要职务,他时刻谨记父亲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面对相关部门的调房政策,他一再拒绝,坚持住在老房子里。



“作为干部,我们决不能搞特殊化,生活中什么都能发生变化,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心,永远都不能发生变化。我现在老了,住在哪里都无所谓,但群众就不一样了,他们得住好房子!”

每次被问及是否要调房的时候,李葆华老人都会这样回应。

不仅如此,李葆华为官期间,更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他不仅拒绝给亲戚朋友开“绿灯”,还坚决不给儿子铺路。

久而久之,在得知李葆华的为人后,几乎不会再有亲戚和朋友前来找他办事,甚至会遭到身边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的记恨。

对此,李葆华诚恳地表示,为官就应该清正廉洁,不能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利益昧着良心去做事。



2005年,在他因病离世后,媒体朋友纷纷来到家中采访,看到屋子里人造革的椅子,以及坐一下就是坑的老旧沙发,他们都沉默了。

没想到银行行长,竟真的住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着实令人敬畏和心疼。

既然李家一直传承着勤俭节约、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家风,那作为李大钊孙子的李宏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与祖父和父亲一样,他也为官多年,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然而到了2005年的时候,李宏塔却突然遭到举报,称他涉嫌贪污受贿,严重违反党纪。

中纪委清查出来的清官

1949年,李宏塔出生在北京,当时父亲李葆华正在担任副书记的职务,而母亲则在机车厂上班。

夫妻二人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只好将年幼的李宏塔送进托儿所。

后来,父亲将其带到安徽读书,并进行严加管教。

一次,两人来到友人家做客,得知李宏塔拿了零食回家后,父亲十分生气,并进行了严厉地教育,甚至还将剩下的零食退还给对方。

“你要记住,我们决不能占人民的便宜,要时刻为他们服务才是。”

从此以后,李宏塔将父亲的教诲牢记于心,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都有所贡献的人。

1976年,他从大学毕业后来到工厂工作。

因为表现优异成绩突出,李宏塔很快进入领导层,从此开始仕途之路。



为官之后,他一直将父亲的教诲付诸行动,还不忘将祖父李大钊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李宏塔甚至作出让官举动,将一个很好的晋升机会,让给身边的一位同事。

多年后,他主动来到当地的民政局工作,决定为民众办实事,而且这一做,就是近20年的光景。



然而到了2005年,中纪委却突然接到一封举报信。

上面写着时任安徽民政局厅长的李宏塔,仗着祖父李大钊和父亲李葆华的名誉,贪污受贿数额较大,严重违纪违法,影响十分恶劣。

得知此事,中纪委立即展开严密调查,结果却让众人意想不到。

严查期间,工作人员非但没有发现任何违纪问题,反而被李宏塔所做的各类感人事件所打动。

在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李宏塔曾多次负责分房的工作,和父亲一样,他从未想过给自己换一套崭新的大房子,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后来在被问起,为何每次分房时都不考虑自己的时候,李宏塔终于说出实情。



“我知道有很多人比我更需要房子,他们中有些是已经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有些是刚结婚不久,但因为没钱买房子而选择分居的年轻夫妻,有些则是还没有退休,但身体已经出现重大问题的中年人。而反观我自己,不仅有稳定的工作,还有一套五十多平的房子,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新房子。”

1998年,就在大家都觉得,这次李宏塔一定能赶上分房末班车的时候,他竟再次从名单上,将自己的名字划掉,还笑称此次末班车实在太挤了,等下次有机会再说。

不仅如此,在上下班的时候,李宏塔也几乎不坐车,除了执行紧急公务之外,他都会骑自行车。



当被问及为何不开车的时候,李宏塔总会说,其实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已,没有其他原因。

“您不坐车,那其他领导该怎么办是好?”

“我选择骑车上班只是个人爱好呀,并不妨碍其他干部坐车上班,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虽然李宏塔一直坚持着骑车上班的习惯,但也十分懂得与时俱进。

到了2003年,他将自行车换成电动车,这样骑起来不仅节省时间,还十分方便快捷。



与祖父和父亲一样,李宏塔一直秉承着至简的生活方式,但唯独在一件事上,他每月都会有固定开销,那就是买彩票

据工作人员透露,李宏塔每次看到彩票店,都会花钱购买。这样一来,他每月花在彩票上的钱就有好几百。

不仅如此,李宏塔还呼吁身边的人一起购买,但他自己却从不兑奖。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曾这样回应:

“买彩票其实是一种贡献,万一中大奖了,也属于一种爱的回报。”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宏塔一直坚持购买彩票,默默地为祖国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到了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李宏塔也经常提到自己的祖父,还讲述了很多关于李大钊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



革命之后只需“精神遗产”

当被问及对祖父的印象时,李宏塔表示,自己虽然没见过对方,但已经从书本和父亲的口中了解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

“祖父是由他的爷爷带大的,而且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读了私塾,前前后后,他应该一共读了18年的书,这在当时的年代,其实并不多见。”

“后来,祖父就来到国外读书,其间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完成学业后,他立即回到祖国,并一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希望和众多有识之士一起,为中国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最光明的道路。”

每次谈到祖父的时候,李宏塔的脸上总会露出笑容。

他告诉众人,在祖父李大钊就义前,竟只给家人留下一块银元,甚至死后连安葬的钱都没有。



尽管如此,祖母也依旧没有任何抱怨,独自将5个子女抚养长大。

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她一直都在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独揽家中所有家务。

后来,李宏塔又谈及自己的父亲,在他心中,对方一直都是一个慈爱又严格的长辈,也深受祖父的影响。

“父亲是在1909年出生的,当时正值复杂的年代。在祖父的熏陶下,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后来在祖父李大钊英勇就义后,为了躲避敌军的追杀,他被好心人送到日本避难,并在那里读书学习顺利入党。”

“得知国内发生九一八事变后,他随即中断学业,回到祖国参加了抗战队伍。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致力于水电建设,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成为该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此外,李宏塔还补充道,父亲的言行举止,对他的影响最为深刻。虽然对方平日里看起来会有些严肃,但内心其实还是慈父,只不过不愿表现出来而已。

父亲退休后,李宏塔在前来北京开会的时候,也总会去看望老人家。

因为怕回家探望,会影响到工作,李葆华老人就告诫儿子,开会的时候要认真,没什么事就不要往家里跑了。

虽然李宏塔当时听着有些寒心,但思来想去,他很快就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同时也对老人家肃然起敬。

当被问及作为革命后代,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时,李宏塔诚恳地告诉对方,外界肯定会觉得,作为革命之后,一定继承了不少遗产。

但事实并非如此,李家一直以至简之风著称,所以根本就不会为后代留下任何遗产。

“我觉得最珍贵的,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父亲和祖父虽然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但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才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后代一辈子学习的宝库。”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宏塔一直恪尽职守、坚守岗位。

2021年,他荣获“七一勋章”,虽然早已退休在家,但老人家一直关注着国家发展,依旧不忘发挥余热,希望将李家的家风,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影响更多人。



结语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是国民之幸。

从祖父李大钊到孙子李宏塔,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们都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舍小家为大家。

在灰暗的年代,李大钊烈士为了信仰和真理,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在战争时期,李葆华放弃学业,投奔祖国加入抗战队伍,后来还为新中国的水电事业奉献青春;

在和平年代,李宏塔清正廉洁,继承李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办实事,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他们都是时代英雄,都是值得后人铭记在心的伟大人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