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鼻窦炎就是鼻塞、流鼻涕,没必要太在意。有些患者因为症状轻,没有引起重视,于是就拖着不治或是随随便便用点药应付一下。殊不知,鼻窦炎不是自愈性疾病,鼻窦炎若长期不进行有效治疗,炎症会向周围进行扩散,会引发眶骨壁骨炎、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是非常大的。
济南耳鼻喉医院门诊主任周苏萍说,有些患者反映,常因头痛而到医院就诊治疗,最后一查,问题竟出现在鼻子,是鼻窦炎引起了头痛。
鼻窦炎为什么会引起头痛?
头痛的确跟鼻窦炎有一定的联系。鼻窦位于颅内,是鼻腔周围颅骨中的一些含气空腔,分别为上颌窦、筛窦、额窦、碟窦。一旦窦腔黏膜如果发生了肿胀,窦腔就会变得狭窄,其中的空气就无法自由交流,从而会形成负压,最终引起头痛。此外,鼻腔的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一旦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窦口阻塞,就容易引起鼻窦炎,窦腔内可能会充满脓液而无法正常排出体外,经黏膜吸收后也会对窦腔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会压迫神经引起头痛。头痛一般是有时间性,而且患者还会出现晨起黄鼻涕,双侧鼻塞的症状。
鼻窦炎
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鼻窦不但减轻了头部的重量,提供了发声时的共鸣腔,还可调节鼻道内的压力、湿度、辅助嗅觉,其分泌物还可阻挠病菌入侵人体。
由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感染称之为鼻窦炎,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为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
鼻窦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1、流脓涕: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有擤除不尽之感,或“倒流”向鼻咽部,引起痰多、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2、鼻塞、嗅觉障碍:鼻塞轻重不等,多因为鼻黏膜充血、肿胀和鼻腔内脓性分泌物增多所致,还可能导致嗅觉暂时减退或丧失,病情好转后通常可以恢复。伴有鼻息肉的时候鼻腔可完全阻塞。
3、头痛:常表现为头部沉重或者压迫感,或仅有钝痛或闷胀痛。常因低头、咳嗽、屏气或用力等使头部静脉压增高时,或吸烟、饮酒及情绪激动时头痛出现或加重。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4、长期口臭:因鼻塞不通,长期以口呼吸,以致口干舌燥,失去原本唾液对口腔的清洗作用,鼻窦炎所产生的脓液流到口腔或咽喉处,也散出臭味。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1、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不能清除细菌,但可以减少慢性细菌感染的毒性和减少细胞损害。在激素治疗失败的病例中,选择性地应用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具体起效机制不是很明确,但可能同局部宿主免疫反应的下调以及繁殖细菌的毒性较弱有关
2、血管收缩剂:能收缩鼻腔肿胀的黏膜,以利鼻窦引流。但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使用,会有引起继发药物性鼻炎。
3、黏液促排剂:在标准的治疗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剂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可以减少治疗时间。
4、抗组胺药:尽管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并没有建议使用抗组胺药,但在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抗组胺药还是经常被使用,可以明显减轻喷嚏、流涕和鼻塞症状,但对鼻息肉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5、高渗盐水:高渗盐水可以改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有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渗盐水在咳嗽、流涕、鼻后滴漏综合征各个评价指标中均有明显效果。
6、理疗: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7、鼻窦置换法:鼻窦置换法。适用于多个鼻窦发炎及儿童。
8、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首选方法。在鼻内镜明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各鼻窦窦口,改善鼻窦引流,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是一种尽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
其他手术: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鼻外筛窦切除术、额窦钻孔术、额窦切开术、蝶窦切开术等。
对于一个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推荐的治疗程序应该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鼻窦CT扫描,如果有影像学改变及手术指征,再行鼻内镜手术。
济南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日常预防很重要
1、积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防并发急性鼻部疾病。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以防转化为慢性或者其他并发症。
2、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饮水,保持鼻腔卫生,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勿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易引发菌群失调,产生鼻窦炎。
5、积极治疗牙病以及影响窦口引流的鼻腔疾病。
6、戒除烟酒,忌食辛辣燥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