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通讯社电:4月2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承办,好医生集团及好医生云医疗科技集团协办的"传承国医精粹·赋能基层中医暨打造基层国医大师"启动会议在四川西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中医代表、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篇章。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秘书长仲晓宁、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等出席会议,展开深度交流与实践探索。
以传承促发展
以人才强基层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秘书长-仲晓宁
4月26日上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秘书长仲晓宁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医药的根在基层,基层的振兴关键在人才。培养扎根基层的国医大师,是破解基层医疗资源不均衡、技术传承断档难题的重要抓手。”他指出,本次启动的"基层国医大师培育计划",将通过"政策-技术-模式"三维赋能体系,系统性解决基层中医人才断层、服务能力薄弱等核心问题。
会议现场,好医生云医疗延动康复新事业部总经理李红梅表示:“中医药振兴既要仰望星空的传承创新,更需脚踏实地的基层赋能。”会议紧密围绕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战略部署,以学术平台搭建为基石,以技术传承创新为引擎,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支撑,系统构建“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临床实践”三位一体的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体系。
权威专家齐聚
共探中医药创新路径
会议汇聚中医药领域顶尖专家与基层实践先锋,围绕肿瘤防治、疑难杂症诊疗、技术传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福建春知堂中医诊所院长冉小春
作为经方三通疗法创始人,冉小春提出的"三通一正二太阳"理念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分享胃癌、肺癌的用药方案及脐八卦针法,展示了中医经方与现代诊疗思维的创新融合。
重庆夏金泉诊所创始人夏金泉
夏金泉以舌下取栓术突破黏膜类肿瘤治疗瓶颈,结合诊所连锁化管理经验,提出"中医技术+现代经营"双轮驱动模式,为基层诊所可持续发展提供范例。
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院长 张中海
张中海携自主研发的“抗癌粉”亮相,搭配美洲大蠊延动使用,实现20天快速抑制肿瘤进展的突破性成果,印证"治肿瘤如治感冒"的临床可行性。
清宫御医黄元御第九代传人黄文忠
黄文忠融合道家医学与生物科技,首创天地人三才诊疗体系。现场演示子午流注急救术,并深度解析美洲大蠊小分子肽在平滑肌疾病治疗中的核心价值。
中西医结合专家郑思东
通过胰腺癌、舌癌等复杂病例,郑思东系统展示美洲大蠊冲击疗法在肿瘤及慢性创面修复中的独特优势,为基层医生提供可复制的诊疗方案。
实地参观
对美洲大蠊的认识
为了让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美洲大蠊,会议特意邀请好医生集团文建国厂长带大家参观好医生美洲大蠊GAP养殖基地。厂长向学员们介绍了美洲大蠊生长环境及优势,分享了美洲大蠊六奇三多及其在治疗肿瘤、结节、老胃病、严重创面的治疗效果。实地参观学习让学员们对美洲大蠊有了新的认识和底气,相信他们学成归来后,能用美洲大蠊延动造福更多患者。
科技赋能传统
产业助力基层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
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在主题报告中强调:“AI与大数据正在重构中医药传承模式。”集团打造的"云医疗智慧平台"已实现经方智能配伍、远程辨证教学等功能,未来将向基层医生开放百万级临床数据库。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全球规模最大的美洲大蠊GAP养殖基地,见证从虫体筛选到1300目超微粉碎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为基层中医药技术转化提供强力支撑。
点燃基层星火
构筑健康防线
数据显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超60%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然而高级别中医师占比却不足15%,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本次启动的"国医大师培育计划"直击痛点,将以两年为周期,构建"名医带徒-技术下沉-成果转化"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入选的基层骨干将获得专家团队定向指导、适宜技术专项培训及诊疗设备支持,通过系统化培养,助力基层中医人才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优质中医资源向基层下沉,填补基层中医药人才缺口,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亚云
“这次学习让我掌握了可落地的肿瘤诊疗方案,更坚定了用中医药服务乡亲的信心。”来自山东的基层医生在参训后感慨。正如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亚云所言:“让每个乡镇都有能治大病的好中医,正是我们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最有力答卷。”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医药基层人才培养进入规模化、系统化新阶段。随着更多“带不走的医疗队”在基层扎根生长,一幅“大病不出县、疑难有良医”的中医药惠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李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