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停电的滋味吗?对90后和70、80后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童年挥之不去的记忆。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家里停电,风扇停了,屋里闷得像蒸笼,蚊子嗡嗡乱飞,家人只能搬着蒲扇到院子里纳凉,眼巴巴地等着来电。那时候,停电是一种常态,一停就是一宿,有时连电工师傅在哪都找不到。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电网技术进步,这样的场景基本成了回忆。如今哪怕是台风、暴雨,甚至极端天气,国内也能迅速恢复供电,最多耽误个把小时。而小范围停电,更是连朋友圈都很少有人吐槽了。国网办事效率好不好,平时大家没太大直观感受,直到最近看到欧洲的“翻车现场”,才知道什么叫“系统性差距”。

一、五一前夕,欧洲突然大面积停电

就在五一前夕,西班牙、葡萄牙突然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面积停电,成片城市陷入黑暗,公共交通瘫痪,医院靠人手维持,民众陷入恐慌。这场事故就像电脑中了个超级病毒,短短几秒钟就从西班牙蔓延到葡萄牙、安道尔以及法国交界地区。

根据西班牙电网公司(REE)通报,事故发生瞬间,大约15吉瓦的发电能力突然消失,占到全国需求的60%。要知道,这可不是停几条输电线路的事,而是整个电网像电影桥段里那样“啪”地一下断崖式消失。更离谱的是,事发当晚,西班牙首相和电网公司负责人站出来承认:根本查不出原因。

二、多方甩锅,变成“罗生门”

葡萄牙那边第一时间把锅甩给西班牙,称是因为西班牙内陆出现极端气温变化,导致线路异常振荡。但西班牙气象部门很快辟谣,当天气温平平无奇,没有极端天气。法国方面也摸不着头脑,多个国家电网运营商各执一词,现场瞬间变成“甩锅大会”。

更尴尬的是,欧洲电力协会的秘书长都出来感叹:“这种停电,百年一遇。”要说停电不可怕,可怕的是原因不明。你连问题在哪都搞不清,就别指望短期能完全解决。当地媒体形容这场事故“像是被看不见的手按了电闸”。

三、城市瘫痪,民众恐慌

这场停电影响之大,远超大家想象。马德里地铁系统突然停摆,成千上万的乘客被困在车厢里。巴塞罗那市内,电梯困人事故暴增300%,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甚至靠医生手动操作呼吸机撑了整整4个小时。商场关门,电子支付停摆,便利店抢购物资,几乎一夜回到“原始社会”。据统计,这场大停电波及60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欧元。

四、背后暴露的,是欧洲电网体系的老旧

其实停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后的问题。欧洲电网早就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隐患。大部分电网设施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年久失修,输电线路老化,调度系统反应慢,一出问题就是连锁反应。而且,欧洲各国电网互联互通度高,一国电网一旦故障,极易传导到邻国。

更麻烦的是,欧洲这几年追求“绿色能源转型”,大量砍掉火电、核电这类稳定电源,转而依赖风电和光伏。但这些新能源极其依赖天气,风不吹、太阳不晒,发电量说掉就掉,根本无法保障基荷。伊比利亚半岛虽然风光资源丰富,可间歇性发电,极易导致频率振荡和电压不稳。

五、中美电网差距,藏不住了

这时候再看看咱们国内。中国的电力供应体系,是多元化的:火电、核电、风电、光伏、水电全覆盖,相互补充。而且还有全球领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全国一张网,调度灵活。再配合数字化智能化调控,哪怕线路故障,几秒内精准定位,几分钟就能恢复,基本不会影响大面积供电。

美国情况呢?其实比欧洲也好不到哪去。别看美国天天吹科技强国,可它的基建水平是硬伤。纽约曾因雷击+设备年久失修,大面积停电,结果引发骚乱,1600多家商铺被砸,火灾、抢劫,警察和国民警卫队花了好几天才平息。美国本土没有大规模战争和自然灾害,不然早暴露短板。

六、电力安全是国家韧性的重要体现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搞电网、修基建、上特高压要投那么多钱,回报周期又长。其实电力安全、基建完善,就是一个国家应对极端事件、保民生、稳经济的“定海神针”。像美国那种资本操控电力行业,以利润为先,基础设施维护滞后,一旦遇到极端情况就会全面失控。

更重要的是,电力网络的稳定性,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多次利用石墨炸弹攻击他国电网,伊拉克、南联盟就是活生生例子。现代战争,不用打炮弹,先把对方电网瘫痪,社会系统立即崩溃。

七、总结:这才是大国底气的真正来源

所以说,别小看一座座变电站、一条条输电线和那些不起眼的运维人员。他们才是保障我们日常生活平稳运行的幕后英雄。这次欧洲大停电,不仅给西方敲响警钟,也证明中国这些年坚持自主创新、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是走对了路。

当别人在能源转型上“迈大步扯着蛋”,我们稳扎稳打,电力韧性越来越强,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底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