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人打着艺术专业人士的人断言当今书坛创新全部失败,包括王冬龄、曾翔、邵岩、沃兴华等等全部失败,这个论断得到很多掌声,但是细品起来这个论断经不起推敲,今人对今人书法创新成败的论断过早。



当今书法已经从实用性转向了纯艺术性,赋予书法更旷阔的生存空间,当今很多书法家都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打破束缚,勇于创新,为当今书法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但是因为这些创新书法颠覆了传统,不被很多坚持传统审美的人认可。被贬为丑书,更被认为是亵渎传统。



尽管国人骂声四起,但是难掩这些创新书法走向世界,被国际知名艺术机构收藏,这些创新书家已经站在世界名校的讲台上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此成就却被断言失败,不知道言出何据。



藐视同时代人的努力和成就是国人骨子里的观念,来源于传统的“祖先崇拜”思想和严重的自卑心理,尊古薄今,崇外鄙内,总认为今人不如古人,国人不如外人,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也不相信同时代的国人能够成功,所以才有妄言别人失败的论断。



怎样评价今人书法艺术的成败,曾翔先生被十六所高校聘为特聘教授,其《心经》展一幅作品被以40万元秒售,王冬龄先生被聘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客座教授,作品《苍茫大地》以1035万元的价格成交,如果作品价值和影响力都不足以证明他们的成功,那么再有的论据也只有狡辩了。



还有一种论调认为只有能够被后人学习的书法才算成功,才能够传承下去,所以认为乱书、吼书都不会被后人学习和传承,以此定论他们是失败的。

这种论调的人显然不了解现代书法,已故著名书法家刘洪彪先生曾说过,他所秉持的创作理念是三不同,不与古人同,不与今人同,不与昨天的自己同。

这种理念对于当今书法家的个性塑造和创新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现代书法的精髓。



书法家既然不主张复制别人,又怎么可能希望别人来复制自己呢?今人书法家在创作每一幅作品的时候都不希望其成为后人的字帖。这些书法家期望被传承的是自己的书法理念而非书法形质。

清人总结前朝书法得出“魏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结论,这一结论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么后人在总结当今时代的书法特征时会怎样描述呢?



无论怎样描述都不会忽视王冬龄、曾翔等人的创新,王冬龄先生和曾翔先生等人的创新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书坛的主流,已经成为当今书坛的时代特征之一,势必不会被后人忽视。能够做到这些已经证明这些书法家取得了成功。



但是忽视这些成就断言他们失败,仅仅是因为他们写的不像自己认知当中的传统书法,这种论断显然非常偏激,其目的并非纯粹的艺术探讨,而是只为引流吸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