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规定焚烧枢机主教选票以保密,烟雾颜色标志着他们是否成功选出新教皇。
很少有机构比罗马天主教会更恪守传统,而其中最引发天主教徒与非信徒共同好奇的,莫过于新教皇的秘密选举流程。当这一流程结束时,消息会以一种极其古老的方式传遍世界:一缕白烟。
秘密会议流程是什么?
教皇去世后,全球枢机主教将举行"秘密会议"(conclave)。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自1492年起就作为集会地点,并于1870年代成为永久会议场所。
根据传统,枢机主教们会被锁在教堂内直至做出决定,这一做法可追溯至13世纪末。其目的是为了加快流程——1271年枢机主教们耗时近三年才选出额我略十世教皇。
枢机主教们需与外界严格隔绝进行商议,并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每天最多进行四轮投票,直至某位候选人获得必要的三分之二多数票。此时,聚集在圣彼得广场的信徒将通过标志性的白烟得知结果。
烟雾信号的起源是什么?
烟雾信号源于计票后焚烧纸质选票的传统。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J·鲍姆加特纳指出,焚烧选票的做法至少可追溯至1417年,甚至更早。
用白烟宣告新教皇当选则是近期创新。鲍姆加特纳在其2003年著作《紧闭之门背后:教皇选举史》中将其溯源至1914年本笃十五世当选时期。
他写道:"此举发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庇护十世要求不仅焚烧选票,还需销毁所有与选举相关的文件,导致最终投票时产生更多白烟,使其真正可见。"(庇护十世是本笃十五世的前任教皇)
不同颜色烟雾代表什么?
黑烟意味着枢机主教最新一轮投票未达成结果,白烟则标志着新教皇诞生。两种颜色通过向焚烧选票产生的烟雾中添加不同化学物质实现。
麦吉尔大学2017年研究显示:黑烟由"高氯酸钾、硫磺和煤焦油成分蒽的混合物"产生;白烟则来自"氯酸钾、乳糖与名为希腊松脂的松树树脂混合物"。
烟雾从何而来?
烟雾通过西斯廷教堂屋顶特制烟囱排出。麦吉尔大学报告指出,该烟囱连接着焚烧选票的炉子与另一个"通过电子点火装置引燃信号弹的炉子,根据成分不同释放白烟或黑烟"。两个炉子共用同一铜制烟道。
考虑到教会悠久历史,安装外部烟囱其实相当晚近。鲍姆加特纳称首个烟囱直到18世纪才出现。
谁负责焚烧选票?
焚烧选票本身是一种仪式。每天从枢机主教中抽签选出三名监票员(scrutineers),负责清点、宣读并记录每张选票。随后,他们与秘密会议秘书及礼仪官共同监督焚烧过程。
这种仪式化焚烧不仅产生世人期待的烟雾信号,更确保每位枢机主教的投票选择永远保密。
为何不直接宣布结果?
在大众媒体与全民识字时代之前,烟雾信号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能让迫切关注的公众至少窥见封闭教堂内的情况。但最终的白烟并非梵蒂冈传递结果的唯一方式——圣彼得大教堂钟声随之响起,一位资深枢机主教会出现在阳台,用拉丁语宣布"Habemus papam"(我们有了教皇)。
为何烟雾信号至今仍重要?
历经600余年,烟雾信号已成为根深蒂固的天主教传统的重要部分,火焰与信仰的力量依然胜过言语。在即时电子通讯发达的今天,尽管社交媒体宣布新教皇或许更高效,却永远无法替代这一古老仪式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