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星标不错过每天的见面
围观朋友圈:mrlinxiaoxi67
本文共计1847字,预计阅读5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自从2022年开始觉醒,我每年都保持着大量读书的习惯。
之前一年能读完100本,最近2年也保持在60本左右。
当然,并不只是追求数量上的多,读完不只是翻完一本书,而是吸收精华、输出文章、付出行动和改变。
今天就和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下,如何轻松读完并吸收一本书的精华,真正做到将一本书化为己用。
01.
我的阅读方法
我的阅读方法包括:
001 只字不差的阅读
李笑来老师在《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中这样写道:
我认为“阅读速度”是个伪概念,在我眼里,只有“理解速度”。
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这个解释让我醍醐灌顶——
如果不理解,或理解不深,读得再快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开始放弃“速读”的执念,主动降低阅读速度,实践他提倡的“只字不差”的阅读模式。
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呢?
答案是:
抽时间大量阅读。
读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上升。
什么都别想,就是看书。
短时间内大量阅读,先看完100本。
不要挑挑拣拣,也别管什么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
如果你的脑袋里没有大量的基础知识,质变是很难达到的。
我也是在读完100本书之后,稍微有了一点感觉。
当我读完200本书之后,忽然感觉一切都明朗了一点。
只有前期坚持大量阅读,不断积累自己头脑中各领域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引发后期的质变。
而读书的数量,是拿时间砸出来的。
不要说你没有时间,其实你有大把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不信的话,你可以挑选一天,记录一下自己的时间花销。
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多少时间被自己白白浪费掉了。
时间就是你的命,只有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你才可能会转变观念。
002 主题阅读
我会在某段时间里,集中精力阅读同一领域的书籍。
比如,我会给自己制定月度读书计划:
1月心灵篇:
《向宇宙下订单》
《秘密》
《秘密:实践版》
《正念的奇迹》
《生命之书》
《次第花开》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2月品牌篇:
《走红思维》
《从0到1打造个人品牌》
《1000个铁粉》
《私域资产》
《兴趣变现》
《个人品牌7堂课》
以此类推,我每个月会给自己定一个首要的阅读主题,把大多数精力花在自己的主题书籍上。
另外就是,我平时用微信读书做好书籍分类。
比如根据书籍类型、领域、或作者等,如下图。
003 把微信读书设置为上下滚动
这一点还是受到启发,才知道微信读书可以设置成上下滚动。
之前一直以为只能自动阅读,让它自己滚动。
后来才知道可以直接设置为上下滚动。
具体操作步骤:“设置页面-翻页方式-上下滚动”。
这样就不需要左右翻页,避免因“切换”带来的注意力消耗。
实在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
02.
如何优化自己的阅读方式?
001 破执念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我现在还是对于任何书籍,都是一字不落地阅读。
当然这样理解起来会容易一点。
但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注意力,因为并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花时间和精力读完的。
根据我的读书经验来看,读完之后也确实体会到:
大部分情况下,一本书只有20%的重点,甚至不到20%。
要有王者风范,一切书都要听从自己的指挥,学会把书化为己用。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也谈到过自己的读书方法:
找到触动你的知识点,这样的知识点不用多,哪怕只有一两个都非常珍贵。
之后,再围绕这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去关联、去实践,直到自己的生活真正发生改变。
002 常做笔记注重输出
我以前看书只追求快和读完,鲜少注意去输出。
做笔记也只是划线就完事了。
后来注意到了这个行为,做笔记的同时写下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并持续在公众号、微信读书等平台输出,阅读点赞数量明显上升了不少。
就像书上写的:不发声=不发生。
写作相当于在互联网上给自己安了一个喇叭。
可以时不时地喊一嗓子,亮亮相。
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注意到你,欣赏你,认可你,最终链接到更多的资源。
03.
写在后面
当然,我们最终追求的不是读书的数量,而是读书之后的质量。
什么是质量呢?
比如,读完之后,你去输出、分享、写作,去改变、成长、进步。
就像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说的: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只有紧紧盯着“改变量”这个关键指标,读书才有用。
阅读只是最表层的行为。
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才是最好地吸收一本书。
希望通过以上几点,大家都可以每年轻松读完100本书。
当然更重要的是,吸收书中的精华,将其为己所用,改变自己的生活。
祝:
把书化为己用。
• End •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
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
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众号的第497/5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长按识别加我好友
「 一个温和的公众号 」
星标我不错过每天的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