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张家界莓茶被部分不良商家吹过了头!宣传说的神乎其神!今天咱们就聊点实在的——张家界莓茶它既不是包治百病的仙草,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网红茶。
但即使不靠 “天价” 营销,也没有 “包治百病” 的噱头,张家界莓茶的“来头”依然不小。
“来头不小”:莓茶的独特之处
1、张家界莓茶——历史悠久的“土家甘露”
张家界莓茶可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网红茶”!它原为当地土家族常用的民族草药,在《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木便方》、《救荒本草》中均有记载。
在张家界当地《永定县志》中详细记载有700多年前,土家族先民在瘴气弥漫的深山采摘野生莓茶的茎叶,经晒干、炒制后制成茶饮,自此相沿成俗。
旧时山民劳作时被虫蛇咬伤或患上痢疾,便会抓一把莓茶煮水喝,靠它清热解毒;老人更是将它当作“长寿茶”,日日饮用。2010年,张家界莓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土家人的传统智慧终于有了现代认证。
2、张家界莓茶——黄酮含量“天花板”,植物界的抗氧化冠军
张家界莓茶生长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巅,常年云雾缭绕,独特的红砂岩土壤富含矿物质。这种独特的生长环境,使莓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经检测,张家界莓茶芽尖总黄酮含量高达43.78%(普通绿茶仅3-4%)堪称“植物界的黄酮之王”。这种活性黄酮成分有着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被誉为是“天然的青霉素”、“血管清道夫”。
更难得的是,莓茶中高含量的黄酮还能在加工过程中自然析出并在干茶表面形成一层结晶“白霜”,这正是普通人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黄酮。
3、张家界莓茶——独特的制作工艺
张家界莓茶的制作工艺虽不算复杂,但也有独特之处。采摘的鲜叶需经过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21道工序。这过程中,通过杀青、揉捻让细胞壁破裂,促进黄酮类物质释放;最后经特殊的发酵工艺和低温烘干,让这些黄酮白霜均匀结晶。
“没那么夸张”:但要说三句大实话
1、功效实在,但别“神化”!养生≠治病
莓茶的保健作用有科学依据:黄酮类物质能辅助降三高、保肝护肝,还能缓解咽喉肿痛。但需明确:它不是药,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我们土家人喝莓茶,是将其作为日常养生饮品,而非“灵丹妙药”。
2、不靠“稀缺”炒高价,不是越贵越好
与某些动辄大几千上万一斤的“天价茶”不同,莓茶走的是“亲民路线”。莓茶的原料实为葡萄科的一种藤本植物,学名【显齿蛇葡萄】。这种植物存在范围广,目前张家界的莓茶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且产量稳定。目前市场上,种植的特级芽尖莓茶一般价格在400-600元/斤,性价比很高。
3、口感不挑人,在同类药食同源的养生茶里面,适口性最强
张家界莓茶带着淡淡的清香,入口微苦,随后很快就有明显的回甘生津。就跟绿茶的口感有点像,但比绿茶刚入口时的苦涩味稍重一些,回甘更明显且持久一些。喝完喉咙很清爽,特别是经常抽烟的人,嗓子不舒服的人感受会特别明显。
若您想体验莓茶的魅力,建议从特级芽尖入手:取2-3克干茶,用95℃左右开水冲泡,静待10秒,茶汤呈现清亮的橙黄之后,放置适口的温度即可一品莓茶的“苦后回甘”。记住——莓茶不“神”,但它的实在,或许正是现代养生最需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