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沙雅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好地种好粮”思路,创新推广“小麦+”种植新模式,让高标准农田高效利用,实现“一地三种、一季多收”,走出了一条稳粮与增收双赢的新路子。



努尔巴格乡苏盖提托喀依村的小麦套种辣椒移栽工作有序进行。佐合热古丽 摄

5月3日,在努尔巴格乡苏盖提托喀依村的示范田里,农机手驾驶着全自动移栽机在麦垄间匀速作业,一株株辣椒苗被精准植入预留种植带。这种创新的“小麦兼作辣椒”种植模式,有效破解了粮经“争”地矛盾,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双丰收。

沙雅县努尔巴格乡苏盖提托喀依村种植户孙峰说:“我在去年10月份播种冬小麦时,预留了辣椒的种植带,现在抓住墒情好的时机,采用机械化移栽辣椒苗,既不影响小麦生长,又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正在吐出辣椒苗的移栽机。佐合热古丽摄

2024年,孙峰率先试种600亩“小麦+辣椒”套种模式,亩均收益较单一种植小麦增长2倍以上。尝到甜头后,今年他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300亩,并升级为“小麦+辣椒+芝麻”三重套种模式,冬小麦播种时,预留同宽空白种植带,初夏时节将三樱椒苗精准移栽至预留带,待小麦收割后,迅速在行间套种芝麻,同步实施深耕灭茬作业。这种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作物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科学衔接作物生长周期,实现“一地三收”。

沙雅县努尔巴格乡苏盖提托喀依村种植户孙峰说:“去年套种辣椒后,每亩增收1500元左右,今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在小麦收割后,再套种一茬芝麻,预计每亩再增收1000元,全年亩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



已经完成移栽辣椒的小麦地。佐合热古丽摄

现代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为“小麦+”套种模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实现从播种、移栽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配套运用“磷肥前置、氮肥中控、钾肥后补”精准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不仅肥料利用率提升15%,也让生产成本降低45%,切实提升土地利用率、肥料使用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沙雅县努尔巴格乡苏盖提托喀依村种植户孙峰说:“现在小麦、辣椒和芝麻从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都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效率、成活率和收益都非常高,我们将继续试验示范,进一步带动周围农户增产增收。”

这种“小麦+”种植模式带来的效益提升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改变了农户单一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也拓宽了群众多元增收途径。在孙峰的带动下,英阿瓦提村种植户杜连生今年首次尝试就种植了150亩。

沙雅县努尔巴格乡英阿瓦提村种植户艾德明说:“参加乡里组织的宣传会后,我算了一笔账,这种种植模式每亩地能增收2500元以上,比种植其他作物效益还要高,明年计划继续增加种植面积。”



工人们正在利用移栽机忙碌的工作。佐合热古丽摄

近年来,沙雅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出一条“稳粮保供、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推动“小麦+”“玉米+”等特色种植规模化发展,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沙雅县努尔巴格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阿力木江·热合曼说:“努尔巴格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是3.2万亩,其中推广‘粮食+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的套种模式1500余亩,通过积极探索实验新模式新技术,我们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的力度,给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沙雅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佐合热古丽张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