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河北邱县正将不起眼的小红薯打造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钥匙”。这背后,是全国劳动模范马建波带领乡亲们让传统农作物焕发新生机的生动实践。
今年“五一”假期,邯郸道上的邱县特色食品一条街热闹非凡,其中蜂蜜红薯店铺内的直播现场更是气氛热烈。镜头前,马建波热情洋溢地向全国游客推介蜂蜜红薯:“咱家的红薯皮薄光滑,口感细腻,水润香甜的像蜂蜜!”
据马建波介绍,“五一”假期期间,邯郸迎来了大量游客。趁此机会,他向全国游客推介邱县蜂蜜红薯,取得了显著成效。线下,店铺里人头攒动,销售量大幅提升;线上,直播订单也纷至沓来,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
作为土生土长的邱县邱城镇后段寨村人,马建波怀揣着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在邱县农牧部门的助力与专家的引荐下,成功从国外引进了一种适合当地沙质土壤的特殊红薯品种。与传统的红薯相比,新品种在外观、甜度、糯度、香度等方面都要高出好几倍,一经上市便获得市场青睐,价格更是比普通红薯高出十倍,瞬间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
马建波深知红薯产业长久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他积极对接科研机构,引进新的甘薯品种,聘请行业领军人才为首席专家,建立了红薯等级评定标准,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成500平方米高标准脱毒组培中心,建设10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完成茎尖脱毒技术、工厂化脱毒薯苗生产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如今,邱县红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集新品种培育、种苗脱毒繁育、种植、储存、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在全县布局种植基地3000余亩,实现了红薯的周年供应。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马建波与农户签订红薯订单回收合同,免费向种植户传授先进的红薯种植、储存新技术。在他的带动下,500余名种植户投身甜蜜红薯事业,培育红薯专业技术人才20余人,培训农户1000余人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
红薯产业不仅带动了村民致富,更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段寨村华丽转身为“红薯小镇”,洁白的墙体上绘满了红薯的生动图文,红薯博物馆、红薯烤房等主题小院错落有致,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薯香,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感受红薯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注册商标“平丘山”,创立“邱县蜂蜜红薯”区域公用品牌,邱县红薯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马建波抓住机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长沙)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举办“邱县蜂蜜红薯杯”薯王争霸赛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让“邱县蜂蜜红薯”的名声走向全国市场。
小小的红薯有了无限的可能,它正在邱县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刘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