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百年工运史,亦是奋斗史,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书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篇章。同样,劳模精神也是推动通化市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讲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无不彰显全社会对劳模价值的尊崇与弘扬。通化发布将刊发系列报道《百年工运 劳动风采》,让身边“沾泥土、带露珠”的劳模故事走进人心,激励通化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首钢通钢机电修造公司机械加工作业区的“大家伙”龙门吊车开始作业,驾驶室和地面遥控双操作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作业精准度和安全性。作业区负责人骄傲地说:“这多亏了我们通钢‘女状元’徐凤娟的发明。”
同事们称徐凤娟为“女状元”,不仅是因为她曾在2016年首钢岗位技能竞赛上斩获冠军,还因为她总能凭借超乎常人的钻研和实践精神,为通钢“琢磨”出更好的技术成果。
“她刚来我们单位的时候只是一名普通电工,可她带着一股肯吃苦、爱学习、能坚持的劲儿,爬天车、钻地沟,整天捧着小本子在现场记录。去参加首钢岗位技能竞赛前,她每天练习焊接到后半夜,手上留下了许多疤痕。”徐凤娟的同事姜山说。从业24年来,徐凤娟一直坚守在电气工作一线。她勤学苦练、技能精湛,总结出“徐凤娟中、高频故障维修法”,编写了《机电设备电气故障维修实用手册》,为现场故障维修提供参考依据。多年的努力使她成为通钢电气维修方面的领军人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她主动扛起了更多的工作,于2018年创建了“徐凤娟创新工作室”,带领工作室成员在降本创效的路上攻坚克难,先后完成了炼钢事业部热轧区运卷车控制系统,电炉、中频炉流量差检测报警系统,热修钢包车电气控制系统,煤气区域和管道阀门智能报警监控系统及龙门数控切割机床的设计、安装和优化。其中最有突破性的要数龙门数控切割机床升级改造,在保留原有火焰切割功能的同时新增加等离子切割功能,可切割45毫米厚的不锈钢和70毫米厚的碳钢,填补了通钢多年的技术空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凤娟把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她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担任通钢“名师带徒”导师、首钢优秀教练员及全国设备点检裁判员,为“首钢工匠大讲堂”录制线上课程并协助开展线下实操培训,带动同事职工共同成长。她的工作室也成为通钢电气实训基地,利用完备的硬件设施多次开展西门子、三菱、昆仑通态等品牌触摸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变频器的程序设计、应用和故障处理实训教学。为进一步做好“传帮带”工作,徐凤娟在工作室为参加首钢岗位技能竞赛的学员开展针对性集中培训,针对赛题制定练习方案,传授参赛经验。今年,她还将作为教练员带队参加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做好技术传承、培养高技能电气人才贡献力量。
从一名普通的电工成长为技术带头人,从默默无闻到“通化工匠”“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好人”“吉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加身,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徐凤娟成功的背后,是不舍昼夜的坚持和钻研,一点一滴悄无声息的进步,才成就了现在惊羡众人的蜕变。任何困难也挡不住她前进的步伐,任何风雨也折不断她逐梦的翅膀。
记者:张书源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