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只傲立东方的雄鸡,是雄鸡就有了鸡头鸡嘴鸡尾鸡脚,罕有人知的就是雄鸡的“鸡心”。

这就是位于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有"自然国心"之称的鸡心岭。


鸡心岭不但是自然国心,而且位于陕、渝、鄂三省交界,也是西南、西北、华中三大区的交汇点。

今天,我来了。


早上从西安出发,五个小时后从镇坪县钟宝镇下高速吃个午饭,沿着G541国道就往重庆巫溪县方向行驶,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鸡心岭。


这条路峡谷幽深崖壁耸立风景如画,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真是一种享受。其实,这也是一条古盐道。


重庆巫溪县大宁古镇产盐,通过鸡心岭古盐道运往各地,是通往陕南、关中和鄂西北的唯一通道,被喻为"南方的丝绸之路"。



有资料说由大宁盐厂人力背负盐至陕西、湖北鸡心岭盐道从便东汉就开始了,而盐夫肩挑背负世代运盐一直到1972年才结束。


蜀道艰险壁如斧削,而盐厂出盐均以竹篾袋装每坨为100斤,故而盐夫挑盐或为100斤或为200斤。鸡心岭境内山高涧深,在盐道上盐夫们逢水架桥,遇崖凿置栈道 。



沿途还有很多栈道遗址,人家很多,田园风光无限。

鸡心岭下面的国道立着一座关楼,迎面横批镌刻着“中国国心 鸡心岭”。


旁边有当时三省省长题字,陕西省长程安东的题词是“胜景衔三省”,湖北省长蒋祝平的题词“华夏儿女凝一心,秦楚巴风汇一门”,重庆市市长包叙定是“千古雄关绝,三江坦途通”。

在古代,鸡心岭为陕鄂渝重要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清代白莲教将领王聪儿,都曾率部与官军激战于此,更不必说解放战争了。


关楼旁边还有不少人家,问问说他们说是重庆人,但是有些地方却是属于湖边。问问旁边镇坪县宣传旅游的志愿者小姑娘,她也说不清楚,这里地方和户籍都是混杂在一起的。

住在陕西地界上的不一定都是陕西人,住在重庆境内的也未必都是重庆人。同样,住在湖北地盘上的也不一定就是湖北人。


据说这里还有一家7口人,竟然分别拥有陕鄂渝3个不同省份的户籍。

你要是问他们是哪里人,他们一家人自己的回答也是自相矛盾。


“攀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

问问小姑娘三省界碑远不远,她说上顺着小路上去1公里多,半个小时左右。


沿着台阶一路上,先到凉亭,再走几步基本就到顶,然后就是上上下下的小路,路边有杜鹃有松柏。


更吸引我的,是一侧的青山。


群峰层层,国道就在山峰半壁成一条直线往远处延伸,好一派壮美河山。


沿途还有两块碑:鸡心岭红三军战斗遗址,这块是镇坪县立的;鸡心岭战斗遗址,这块是竹溪县立的。


前面有户人家:鸡心岭李大姐农家饭。两个小娃娃在旁边玩,两个婆婆忙着杂事。


过去打个招呼,她们是重庆户籍,一个是娃娃的奶奶,一个是女娃的婆婆,我也搞不清楚,看看女娃娃的眉眼和她们都像。


我说她们是住在祖国心脏旁,聆听祖国心跳的人家。山居清雅,菜园子都能当景儿看。


往上不远,就到了三省界碑,上面标注的陕西、湖北、重庆,指向所辖地域。

旁边的界石一脚踏三省。举目环视,陕、鄂、渝三省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走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上次我到三省界碑还是在白浪街的时候,这里比那个更加奇特:不但是三省界,还是西北西南华中界,还是中国的自然国心点。

来这里真是有意义。


一路下来,看山峰竞秀层峦叠翠,途中遇到一赶着骡子的汉子往上面运送建筑材料,远望都是一副图画。


在鸡心岭打卡的人并不多,看来这里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这里却是北去西安、南下三峡和东去神农架线旅游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


在关楼上面写着“秦巴1号风景道”,这是一条很美的线路,我断断续续走过一些,“秦巴一号风景道”大致路线为:西安沣峪口210国道出发-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


从秦岭主梁到一江汉水,确实很美。

而且作为中国的国心,不但景色美,而且有意义,值得一往。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