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琵琶沿着泥溪老桥逆流而上,走进富顺知名瀑布——响水洞。虽然目前瀑布水量不大,但是在崖壁上开凿的人工水渠,堪称富顺琵琶微缩版挂壁水渠,让人不得不佩服当地村民的劳动智慧。



在即将进入富顺琵琶场前,沿着泥溪至响水洞瀑布。虽没有听到瀑布的巨大响水声,但崖壁上的流水咚咚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



仔细端详才发现水声是从崖壁上的石槽出来了,原来当地村民通过崖壁开凿槽渠将水分流出来灌溉农田。



清明节后,响水洞瀑布的水量依然很小,也许只有汛期才能一睹其壮美的画面。



抵近开凿石槽的崖壁,可见其槽渠起点在瀑布上游处。



这条开凿于崖壁的槽渠完全可以称之为富顺琵琶微缩版的挂壁水渠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挂壁水渠沿着一条由高到低的斜线开凿,响水洞瀑布上游的泥溪水利用落差分流到下面的农田之中。



两处并不相连的崖壁,当地村民利用一条打造的石槽将挂壁水渠无缝连接。



近距离看看挂壁水渠与人工石槽连接处,原来缝隙是用水泥填补,目前的水流量并不算大。



人工石槽内侧已长满苔藓,由于落差原因水流速度较快,所以流水咚咚声不绝于耳。



由于挂壁水渠常年水流不断,水渠也出现部分渗漏,渠下方的崖壁更潮湿、苔藓也长得更盛。



挂壁水渠在此处转角后流入地面水渠,整个挂壁水渠长约四五十米。



挂壁水渠在富顺响水洞悬崖绝壁上的流淌,其规模虽然非常之小,但体现了当地村民因地制宜的劳动智慧,至今依旧灌溉着响水洞瀑布一带农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