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浅胜春最可人

微雨过,小荷翻

5月5日,假期的最后一天

我们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风暖昼长,绿遍山原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目之所及,皆是明丽灿烂


立,意为建立、开始;夏,在古语里意为“大”。万物至此已经长大,得名立夏。

如同故事开头一般,初夏总会令人期待,期待一个热烈的开端,期待充满生命力的时刻到来。

那么,江北的夏季是以什么开篇的?

第一页应该先是江风的味道。


江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拂面而来,在桥北滨江生态公园,江浪轻拍着岸边的礁石,风掠过发梢,带着一丝微咸的气息。

远处滑板少年踩着轮子穿梭,纸鸢被风托着忽高忽低,像跃出水面的银鱼。有人支起帐篷坐在野餐垫上,和好友们分享这一刻的宁静。

江水悠悠,天边云影与船影交错,大爷们拎着收音机在江堤散步,哼着老调子,仿佛时光也跟着慢了下来。


再翻一页,江北的夏天泛着草木的香气。

此时,浦口公园开始进入“莫奈的花园”。树荫下,总有三五老人围坐,蒲扇一摇,话题便从牌局胜负说到孩子的考试成绩,夏日的气息就这样在摇着的蒲扇中渐渐升腾。

拾步台阶,不知道哪里来的音乐声在耳边转了又转,偶尔会看见猫猫狗狗慢悠悠地从脚边晃过,它们也并不看你,只是懒洋洋地掀一下眼皮。


午后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石板路上,光影斑驳。家长靠在长椅上,看着孩子们嬉戏玩耍。


江北还能以什么开篇?那自然还有孩子们的笑脸。

夏日穿得清凉,少不了孩子们甩开膀子的活泼。扬子江生态公园的游乐园,孩子们开心奔跑,迷你索道上挂满欢呼声,滑梯上滑下的身影带起一阵热父母们坐在一旁,看孩子举着冰棍,衣角沾满草屑和泥印。

远处江轮鸣笛,惊起一群水鸟。这样的日子平淡如水,却又是最好的生活。


江北的夏季正要开始,花香扑面而来。

接过春日的樱花,初夏的凤滁路蔷薇花开得热烈,花束攀满篱笆,骑车经过时,衣角蹭过花枝,香气便粘在风里,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立夏的风吹过每一处角落,吹开江面的波纹、公园的笑语、孩童的奔跑,也吹醒了蛰伏一季的热望。日子就这样裹着烟火气,一头扎进滚烫的夏天里。


进入夏季,日渐燥热,也要注意爱护身体。

立夏养生,做好这10件事——

1. 适当午睡

夏季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所以,夏季午睡对防病养生也起着关键作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所以“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

2. 别太易怒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3. 吃点苦味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味菜有很多,如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

4. 清淡饮食

夏季饮食宜清淡,适当多吃蔬菜、瘦肉和时令水果,少吃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尤其夏季是烧烤旺季,对于烧烤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急性胃肠炎的发生。要有所节制,避免过食肥甘而生内热,加之环境的暑热,内外相合而生百病。


5. 不要贪凉

入夏后,很多人喜欢贪凉,比如年轻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贪吃冷饮冷食,有些人跑步致大汗淋漓等,反而容易伤阳气,损伤身体的阳气。

6. 不要淋雨

进入夏季后,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最易趁虚而入。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7. 喝点粥品

夏季胃肠虚弱,消化功能减低,粥类食物炖煮糜烂,更易于消化。因此,粥是夏季养生上品。推荐薏米粥,取粳米250克、薏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薏米具有健脾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夏季任何体质人群服用。

8. 喝姜枣茶

每天早上喝一杯姜枣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立秋前,既能补阳温中,又能助阳排寒。取生姜连皮3片,红枣7—8枚撕开,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即可。

9. 泡脚按摩

每晚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每晚用温热水泡脚20分钟,搓热双手,摩擦脚底的涌泉穴,双脚各点按约200次左右,至微微汗出。


10. 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有利于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体内湿气。夏天吃完早饭去散散步,十五分钟就好,能颐养心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晚上太阳下山后,到公园或绿地散步、打拳、做操、跳舞等,也是较好的锻炼方式。

部分素材来源 | 健康时报

文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