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没想到这么快工资就有着落,我们也可以安心回家了!” 21名江西籍务工人员拿到了第一笔2万元工资,带着调解协议笑容满面走出丰顺县综治中心。

这是近日丰顺法院依托“法院+综治中心” 协同解纷机制,当天接访、当天化解21名务工人员的烦“薪”事的一幕。

“能帮我们要回工资吗?”一大早,丰顺县综治中心涌入了21名满脸愁容前来讨薪的务工人员,平均年龄近60岁。

“请大家稍安勿躁,有话慢慢说,我们会努力帮大家解决问题。”当天在综治中心轮值接访的丰顺法院法官刘和亮安抚众人情绪,引导务工人员代表杨大姐讲出事情原委。

原来,杨大姐等人受王某雇佣,于今年3至4月在丰顺某乡镇从事树木种植工作,完工后王某仅支付2万元工资,仍拖欠工资9万多元。

了解情况后,刘和亮第一时间联系了王某,并邀请了综治中心的人民调解员杨丰共同开展调解。


诉调对接团队开展欠薪纠纷调解工作

王某很快赶到,对拖欠工资的事实和金额没有异议,承诺一定会尽快筹钱支付,但目前没有办法一次性付清。

“钱没拿到,回去怎么和家人交待

?”杨大姐等人对王某的“空头支票”持怀疑态度。

刘和亮和杨丰深切感受到杨大姐等人在着急回老家和讨回工钱之间拉锯的焦急心情,继续坚持做双方的调解工作。

“他们年纪这么大还要外出务工多不容易,能否最大限度先支付部分工资,缓解燃眉之急?”杨丰耐心与王某沟通。

“经过法院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就有了法律强制力,如果大家没有及时收到工钱,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大家也可以放心先回家。”刘和亮提出的解决方案打消了务工人员的顾虑。

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王某现场支付2万元工资,剩余7万多元后续付清,并于第二天共同到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

“要保证农民工们及时拿到劳动所得,安心生活。”送走杨大姐等人,刘和亮和杨丰还在商量接下来跟进王某履行情况的事宜。

“法院入驻综治中心后,积极参与指导矛盾纠纷调处,推动‘诉调无缝衔接,矛盾一站式化解’,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丰顺县信访局信访接待中心主任陈志远说道。

今年以来,丰顺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探索法院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新模式,出台员额法官轮流到县综治中心驻点制度,整合诉讼服务指导、民事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职能,参与县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43件,助力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为基层治理注入司法动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