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470篇文章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快要到了!在这个充满感恩和温馨的节日里,许多人会精心挑选礼物或鲜花,以此向母亲倾诉内心的感激与爱意。说到母亲节送给母亲的花,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母亲花”——康乃馨。但是你知道吗,中国其实也有自己传统的“母亲花”,它就是萱草。


萱草之溯源

萱草又被称为“忘忧草”。早在《诗经·卫风》中就有提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是萱草首次被赋予“忘忧”的文化意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谖,忘也。忧思不能自遣,故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

唐代以后,萱草与母爱也渐渐关联起来。科举制的推行使得越来越多的学子远行考取功名,游子与母亲的分离成为普遍现象;唐代礼制规定北堂为母亲专属空间,而萱草以其耐寒特性成为北堂的首选植物。远行的游子在北堂前种满萱草,希望能疏解母亲的思念之情。"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游子心中那片郁郁葱葱的盛开的萱草花,包含着多少对母亲的思念。中国南方至今仍保留女儿出嫁前在北堂种植萱草的习俗,延续着这一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

如今,萱草早已摇身一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萱草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绿化植物,也是一种常见的鲜切花材。萱草的叶子纤细笔挺,颜色翠绿;花朵形态艳丽,颜色丰富。并且抗逆性强、管理粗放,被广泛种植于公园、道路两侧。在给城市增添美感的同时,也暗藏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萱草之功用

萱草不仅是一个延续千年的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用途广泛的药用植物。萱草的主要药用部位是根部。萱草根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腮腺炎、黄疸、尿路感染、乳汁不下、月经不调、出血等的治疗。

中医有“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说法,其实能够使人“忘忧”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食材——黄花菜!黄花菜是最常见的萱草品种之一——摺叶萱草的花蕾,因其花为柠檬黄色,故又称柠檬萱草。《本草求真》谓其:“味甘而气微凉,能……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李时珍则明确指出:“萱草即今东人采其花晒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花菜中含有黄酮类、蒽醌类、挥发油类、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的黄酮类和挥发油类成分具有明确的抗抑郁和镇静安神的药理活性。所以黄花菜是“萱草忘忧”的最佳代言人!除了“忘忧”,黄花菜还有养血平肝、利尿消肿、补虚下奶等功效,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尿路感染、月经不调、贫血等患者以及产妇的食疗佳品。作为食材,黄花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多种矿物质,而且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黄花菜的纤维含量也很高,能促进食物在肠道中的运转,从而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的发生。

但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直接食用后,秋水仙碱在体内容易氧化生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出现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口渴、咽干、恶心、呕吐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血便、血尿等。所以黄花菜一般要经过晒干处理,再经过沸水焯烫处理后才能食用。除了黄花菜,其他的萱草品种因秋水仙碱含量更高,所以一般不食用。

母亲节献礼

当康乃馨的芬芳穿越重洋来到东方,我们是否还记得,在《诗经》的平仄韵律里,在孟郊的游子诗行中,萱草早已然绽放?这株被称作“忘忧草”的本土植物,在唐代北堂的月光下,在科举士子的行囊里,悄然生长为“母亲花”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的良药,更是母亲窗台下年复一年的守望。

这个母亲节,不妨为妈妈送上一束萱草花。让千年花语穿越时空,告诉她:您种在北堂的那株忘忧草,早已在游子心中长成永不凋零的思念。

作者:海军军医大学中医五年制2023级 张昱璇

指导: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中药方剂教研室 张慧卿

项目资助:第一轮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JKKPYC-2022-10)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