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院长之前,岳伟华任北大六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所)长(分管科研),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撰文丨王晓
4月30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召开新一届行政班子任命宣布会。会上宣布任命医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人选,任命岳伟华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院长(所长),司天梅、董问天、石川为副院长(副所长),李秀华为总会计师;任命岳伟华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委员、副书记。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网资料介绍,上任院长之前,岳伟华任北大六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所)长(分管科研),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岳伟华 图/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网
1996年,岳伟华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系,是该系成立后的第三届学生。毕业初期曾在临床一线工作两年,1998年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将“生物精神病学”确立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此后,岳伟华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工作,并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岳伟华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
Nature Genetics,Lancet Psychiatry,Cell Discover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的论文30余篇。
作为学者型医生,岳伟华的科研成果斐然。她长期从事常见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等)的遗传易感性研究,采用临床队列结合分子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等手段,探索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精准治疗。其团队发现并验证了中国人群中多种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解析了相关分子通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遗传变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因表达和脑影像特征的影响。
她和团队还首次发现影响抗精神病药疗效个体差异的新型基因并建立疗效预测模型,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丰富的科研成果,岳伟华斩获了多项荣誉,包括2012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当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8年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她还获得过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岳伟华曾表示,原创性科研是提升医疗实践的原动力和引擎。她期待着用自己的科研发现为提升全国精神科的整体学科水平做出贡献,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
与岳伟华“接棒”对应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的正式卸任。
陆林是我国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担任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等职务。
陆林在精神心理疾病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性、开创性的工作。他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开发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建立了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策略,改变了传统的治疗理念,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的防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2年5月,陆林正式担任北大六院院长,他带领医院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医院在精神医学专科排名、国家平台建设、学科体系拓展等方面均取得突破。2022年,北大六院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标志着医院在医教研防管各方面达到国内最高水平。
北大六院现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精神医学质控中心三位一体的“国家队”机构。
在新一届行政班子任命宣布会上,陆林作为上一任领导班子代表,深情回顾了任职以来与全院共同奋斗的历程,他相信,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北大六院一定能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新任院长岳伟华表示,将以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为发展契机,不断提升就医体验、强化医疗安全、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北大六院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