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30万人涌进张家界挤爆景区,几千名游客困在山顶无法下山高喊退票。
导游变导购,索道变“囚笼”,游客高喊:这不是旅游简直就是服刑……
30万人涌入“仙境”
2025年五一假期首日,张家界核心景区涌入30万游客,武陵源、天门山等热门景点瞬间瘫痪。
百龙天梯前,游客顶着烈日排队3小时,换来的却是2分钟的“电梯站票”。
天子山索道处,队伍蜿蜒数公里,平均每5分钟仅移动2米。
游客自嘲:“75元坐趟天梯,比春运火车票还金贵!”
而价格并没有换来对应的服务,只有排不完的队,看不完的人头。
更魔幻的是夜晚。
袁家界观景台滞留上千游客,气温骤降至10℃,老人裹着景区临时发放的毛毯发抖,孩子饿得直哭。
没有医疗点没有食物上演了一场真人版《饥饿游戏》,更令人气愤的是好不容易排队到电梯了却被告知电梯坏了在修电梯。
有人凌晨1点摸黑徒步下山,网友评论:“这不是旅游,是荒野求生!”
景区广播循环播放《高山流水》,与游客“退票”的怒吼形成荒诞对比。
这场混乱,撕开了景区“重门票、轻服务”的遮羞布。
而游客的愤怒不只是人潮。
更在于景区的管理混乱触目惊心。
普通游客排队3小时,VIP特权群体10分钟直达索道。
“穿西装的人拿着对讲机带人插队,保安视而不见。”
而对于苦苦排队暴晒在阳光下的普通游客视若无睹。
已经爆满的景区仍然没有限流。
景区大巴末班车六点,七点仍然有人进来玩。
夜晚下山需要饿着肚子排队,路上不开灯让游客手电筒下山,像进入尚未开发的荒山一般。
还有跟着导游团来游玩的游客,到地方先去商品店,报的是“纯玩团”却告知“不买不能下车”。
为喜欢买单没人会有怨言,但强制消费没人会愿意买单。
更有景区的离谱物价,一串烤茄子要人20元!山顶矿泉水15元一瓶。
网友也称景区宰客太严重,一个景区被拆成20个全部游玩门票就要1664元。
即便如此张家界景区仍说年年亏损。
并且面对上千名游客被困山顶,景区回应说已启动“应急预案”游客九点已下山,但游客发布视频称两点才到下山到酒店。
管理缺失与利益驱动,让张家界沦为“投诉重灾区”。
而且张家界已经被游客投诉了不止一次……
收入过亿却迟迟更新不了设施
张家界的这次混乱也早有伏笔。
景区设备超期服役,天子山索道设计运力1200人/小时,实际峰值达4000人,钢丝绳已使用超15年。
2024年国庆期间就因故障滞留游客,如今悲剧重演。
还有数据显示2024年武陵源门票收入9.2亿,但设施迟迟不见更新。
索道公司年赚5亿,却仍然用上世纪设备应付客流。
并且监管也形同虚设,有导游私售“快速通行证”,商家联合出租车宰客,投诉电话永远占线,24小时应急热线也变成了“24小时忙音热线”。
更荒诞的是,景区一面哭穷“运营成本高”,一面请网红营销。
网友锐评:“修索道没钱,买热搜有钱?”
当赚钱成为唯一信仰,服务自然沦为牺牲品。
网友也说各大景区的通病就是“门票依赖症”,依靠门票赚钱而不注重景区特色、服务以及游客的游玩体验。
这次事件算是各大景区的负面案例,而哈尔滨就是全国景区的正面教材……
景区成功应对的满分案例早已出现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模式就是一份满分答卷,但张家界却抄都不会抄。
面对滞留超过3小时游客进行补偿200元,实时公示排队时长,成功把“危机公关”变成“口碑营销”。
更有乐昌古佛洞天实验:广东小众景区通过溶洞灯光秀、非遗打铁花活动,五一接待量反增40%,也证明特色体验比人挤人更有吸引力。
还有故宫的严格执行分时段预约,超最大承载量80%立即限流,用数据化手段平衡体验与收益,这样景区可以接待好赚到钱,游客也有一个良好的游玩体验。
景区转型的关键,在于打破“门票依赖症”,把游客当人而不是行走的钱包,韭菜。
网友这次也给游客总结了避坑指南。
其一就是识破“低价纯玩”陷阱,有些纯玩团会把包含的购物店写在不起眼的明细里,务必查看电子合同明细。
其二就是错峰出行秘籍:节后一周酒店价格腰斩,张家界晨雾景观比旺季更震撼。
其三是保存好证据,偷录导游威胁录音、拍摄商品价签,维权时直击要害。
最后就是保证安全,拒绝凌晨爬山、超载观光车,宁可损失门票也要保平安。
旅游不是冒险,理性规划比盲目从众更重要。
结语
当袁家界的奇峰沦为排队背景板,当土家民歌被“退票”怒吼淹没,张家界该醒醒了。
游客愿意为仙境买单,但拒绝当冤大头。
正如网友留言:“我们捧红了景区,别让我们成待宰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