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明天(5月5日)就将迎来夏季里非常重要的节气--“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我国幅员辽阔,立夏时南方雷雨天气增多,华北、西北地区通常会干旱少雨,东北地区则早晚仍然比较冷凉,并没有进入自然意义上的夏天。
立夏的“立”,是“开始”的意思,“夏”代表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标志着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老话说“立夏过后再无寒”,立夏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达到18~20℃上下。当然,北方个别地区气温也会很高,甚至有些地方能够达到35度以上,个别地区也会出现40度以上的极端炎热天气。
立夏不仅是重要的节气,古人还把它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来过。例如,古代帝王之家会在立夏这天率百官祭祀,祈求丰收。
而在民间,立夏这天,孩子们通过斗蛋来增加乐趣,有“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的说法。另外,在民间还有“立夏尝新”和“立夏见三新”的习俗,“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
今年的这个乙巳蛇年,全年长度为384天,比上一个农历年甲辰龙年足足长30天,两个立春分别在正月初六、腊月十七,又叫“双春年”。
由于乙巳蛇年的特殊性,今年的立夏这天正好出现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而农历四月初八又是“浴佛节”。因此,今年立夏和浴佛节相遇了!
浴佛节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过浴佛等一系列活动来表达对佛陀的尊敬与纪念。例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人们会汇聚到马山麓、折多河畔,举行拜佛节,祈祷神佛保佑人们五谷丰登。
明日立夏是“浴佛节”,提醒大家,这天不论多忙,也要牢记:1不吵、2不吹、3不坐,老传统别丢了。
1不吵:不大声喧哗和嬉笑打闹
今年立夏这天正好是四月初八“浴佛节”,是一个庄重、肃穆的节日。这天也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有些人可能会去寺院参加浴佛等仪式。
提醒大家,我们在去参加活动前,为了表示尊重和重视,我们去之前最好要洗漱干净,穿着整洁得体的衣服,不可穿得过于暴露或不整洁。并且,我们到寺院里,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嬉笑打闹,以免影响到他人参加活动。
另外,按民间传统习俗和信仰,浴佛节当天,人们应避免杀生,体现佛教的慈悲为怀,同时也是倡导保护生命。
2不吹:不吹冷风
立夏一到,天气就越来热了,尤其是像今年,立夏还没到,很多地方的气温就已经达到35度上下了,甚至有些地方的高温突破40度,非常的炎热。
身边的老人提醒,我们不论是在外面劳作,还是在外面刚回来,都要避免在大汗淋漓的时候吹冷风。
老话说“立夏汗没有干,吹冷风病来缠。”我们不能天热时,贪图凉快,对着空调吹。要知道,我们出汗的时候,浑身的毛孔都是张开的,吹冷风,会带着冷气和湿气一同进入身体里,显实是不利于健康的,甚至有可能落下一身病根。
另外,天气炎热,中老年人不要像年轻人那样,成天喝着冰水、冰啤酒、啃着冰镇西瓜。要知道,我们的肠胃一方面不如年轻人,一方面,刚刚进入夏季,我们的肠胃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功能还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这时候猛吃冷凉的,肯定要受不了。
此外,进入夏季,要尽量晚睡一会、早起一会,但不是说就可以熬夜了,还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进入夏季,人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所以,要合理安排起居时间。
3不坐:不坐门槛
立夏是夏季里的第一天,是春夏过渡时期,自然界万物都在顺应着节气的变化,我们人也一样,要采取一些行动,来尽快适应夏天的气候特点。
例如,在《太湖县志》中就有:“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槛,毋昼侵,谓愁夏多倦病也”的记载。
这句记载,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立夏这一天,要用竹笋和苋菜做羹来吃,人们相互告诫不要坐在门槛上,不要在白天睡懒觉,因为担心夏天容易使人疲倦生病。
为什么说立夏不能坐在门槛上呢?
一方面,在古代,门槛被视为家庭的界限和风水的重要元素,象征着家宅的运势和气场。坐在门槛上被认为会破坏这种气场,影响家庭的风水,带来不好的运势。所以,门槛是不能坐的。
一方面,旧时的门槛大多都是木制的,而到了立夏时节,降雨天气就增多了,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立夏时节更是多大雨或暴雨的天气。
这样一来,高温高湿,细菌病毒繁殖加快,并且,木质的门槛易吸收雨水和湿气,我们久坐潮湿的木头,很容易造成湿气侵入身体的确对身体是不利的。
总结:明天就是立夏节气了,按照传统明天也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请牢记:1不吵、2不吹、3不坐,老传统别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