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抚大地、文脉悠长,工运事业发展新画卷徐徐铺展。近年来,抚州市总工会在抚州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工”字特色,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创造性推进各项工作,在凝聚职工思想共识、引领职工创新创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为抚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强大的“工”力量。
思想领航聚共识
画好职工思想同心圆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抚州市总工会坚持和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市总工会党组带头学、县级工会党组主动学,“学习强国”、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江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线上学等各种方式在全市工会系统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策划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连续举办4期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暨工会干部“三力”提升培训班,全市各级工会干部200余人先后参加培训。组建20余支赣抚劳模宣讲团和农业、医疗、教育劳模专家志愿服务队,走进基层一线、进网站“云端”,近三年开展宣讲百余场,覆盖职工群众3万余人次。
文化浸润凝心聚力。积极举办职工文艺汇演、红色主题阅读、各类职工文体活动。各种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公益课、才艺、技能比武等活动在各县区常态化开展。累计组织送文艺下基层演出400余场次,覆盖职工群众36万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职工心中,凝聚起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举办全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设置多个比赛项目,吸引众多职工参与,充分展示抚州职工的精神风貌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比赛260余场次,涵盖了球类、棋类、文艺表演等多个领域,参与职工达6.5万人次。此外,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各种形式职工文体活动10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产改攻坚促发展
锻造产业工人生力军
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围绕抚州市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变电、中医药、陶瓷、政务服务、消防、护理、快递等各类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3200余场,带动职工岗位练兵40余万人次。通过竞赛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了职工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推荐评选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87人,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状72个,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381人,全国、省、市工人先锋号121个。连续多年开展“赣抚工匠”评选表彰活动,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创新赋能提质增效。先后创建省、市劳模创新工作室93个、名师创新工作室3个,省级职工创新创业服务站1个,为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提供了平台和支持。创新成果转化6200余项,有效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组织开展数字经济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0场,参与竞赛单位近100家,参与竞赛职工1000余人,带动岗位练兵近1万人次,积极适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提升了职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能水平。
先锋培育强引擎。培育选树各级各类产改示范51个,覆盖产业工人30余万人。抚州市总工会通过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大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市县两级工会产业工人兼职副主席12人,任“两代表一委员”91人,担任群团组织代表308人,占比均有大幅提升。产业工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基固本增活力
筑强县级工会桥头堡
党建带工建提质扩面。抚州市总工会不断推动县级工会党建与工会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优势引领,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抚州市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已实现全市新就业形态重点行业、单位党组织全覆盖。积极开展“党旗引领・普惠职工”党建品牌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基层工会组织总数7712个,建会率97.8%;全市职工总数63.6万人,入会率96.5%。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和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把更多职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会工作,每年与政府召开联席会议,解决160个事关工会工作与职工的实际问题,确保各级工会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工会服务职工的全过程。
阵地建设全面升级。强力推进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使之成为职工开展文化活动、技能培训、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抚州市工人文化宫更是以“工”字品牌为核心,通过“一宫多点”模式在产业园区、社区打造“共享家”,提供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红色教育等服务。创新“你点单我服务”模式,年均开展活动近千场,服务职工超30万人次。联合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培训,助力4500余人持证上岗,同步建成“工会聚乐部”等综合空间,为职工筑牢精神家园,为产业增添“工”力量。同时为切实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全市共打造了集“用餐、休息、学习、交流、应急”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工会驿站”300余家,全市工会新建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60家,为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温馨的港湾。陆象山“工会驿站”等7家驿站荣获全国“最美工会劳动者服务站点”。
规范化建设纵深推进。深入学习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切实把从严管党治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了《抚州市总工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运行。以“六有六规范”建设为抓手,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完善基层工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基层工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县级工会的支持力度,推动县级工会在政治引领、组织功能、服务阵地、制度机制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加强县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加强县级工会经费保障,确保工会工作正常开展。
维权服务惠民生
当好职工群众娘家人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利用“三师一室”,开展职工维权援助活动,协调解决劳动纠纷1560余起,为职工维权达6000余人次。充分发挥“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工会+法院+人社+N”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平台、职工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帮助职工解决急难问题。扎实开展涉工法律规定执行监督专项行动,积极推行“一函两书”专项行动,不断推进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向基层覆盖。开展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冬季欠薪专项整治行动,展现工会担当。
精准帮扶保障民生。唱响工会“四送”品牌。持续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活动,联合人社部门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职工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职工稳定就业。安排贴息资金1200万元,大力开展“抚工贷”活动,为1866户小微企业发放贴息贷款2.9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万余个。深入开展“关爱职工夏送清凉”活动,为3.7万名一线职工送防暑降温物资药品,切实保障职工在高温天气下的身体健康。积极开展“金秋助学 铸魂圆梦”活动,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子女,帮助他们圆大学梦。大力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扩大互助保障覆盖面,提高职工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加大帮扶力度,让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新业态关爱创新服务。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特点和需求,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建设,通过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开展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服务活动,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春潮澎湃催人进,战鼓雷鸣启新篇。展望未来,抚州市总工会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为推动抚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抚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齐菲斐
值班编校:尹静彦、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