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法·青年说

听,崇法青年的声音!


青春是什么?

是面对疑难案件时的执着钻研,

是守护群众权益时的坚定眼神,

是践行司法为民时的满腔热忱。

崇法青年正用行动诠释:青春与法治同行!


我是何姗姗,现任崇州法院政治部副主任,这是我到崇州法院的第10年。曾经我也认为,人就应该站在舞台中央,成为聚光灯环绕的绝对主角,才不负此生。但在崇法的这十年,从埋头记账的财务岗位到圆融通达的组织人事岗位,我从行政工作中的一点一滴逐渐找到我的价值。以后,我愿继续甘做一片脉络清晰的绿叶,在崇州法院的枝头,以沉静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我是帅师,现在是崇州法院立案庭的一名员额法官。从执行局到立案庭,既是一场自我淬炼的修行,也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接力。作为新入额法官,应当明晰青年法官成长路径,只有将个人理想与法治事业紧密相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当下,才能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让青春在法徽下绽放绚丽光彩。


我是段佳洁,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现为崇州法院隆兴法庭法官助理,主要负责协助法官办理案件,包括审查诉讼材料、起草法律文书、组织证据交换及开展庭前调解等,同时积极参与调研和文稿撰写等综合事务。法律职业是终身学习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法理”与“人情”平衡的重要性。法官助理的岗位让我学会以谦卑之心倾听诉求,以专业之力化解矛盾,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崇法·青年说

我是李光裕,毕业于西华大学法律专业,现在是崇州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从法学学子到司法警察,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法治的信仰。作为青年干警,我将以警服为甲、以法律为剑,在维护司法权威的道路上踏实前行,用青春热血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是刘先超,2024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现在崇州法院综合办公室负责档案管理及会务相关工作。档案管理看似平凡,却是司法公正的“幕后基石”。档案无声却记录着正义的回响,会务琐碎却串联起司法的脉搏。我愿继续做司法大厦的“隐形齿轮”——用严谨守护历史,以细致润滑当下,让每份文书都有归处,每次会议皆有回音。


我是张守天,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为崇州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法官助理。入院三年以来,我深刻感受到青年司法工作者肩负着以笔为剑、以文弘法的时代使命。研究室工作看似不直接参与庭审,却是法治精神的传播枢纽。新时代赋予我们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当以青春之笔记录法治进程,用调研之智破解司法难题,让每一份文稿都成为弘扬法治精神的火炬,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上书写属于研究室干警的青春答卷。


我是余珂,现在是崇州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的一名司法行政人员,目前主要负责新闻宣传、舆情处置以及部分改革工作。入职十一个月以来,我在幕后通过一份份判决了解了别人的人生,也撰写过一篇篇案例宣传给了阅读者信心。当读者留言说普法案例很实用,文字朴实能看懂时,我清晰认识到:司法宣传不是简单的信息搬运,而是要用青年人的创新力破除法律与群众之间的“次元壁”。


我是谢明宏,现在是崇州法院刑事审判庭的一名法官助理。作为年轻干警,我们生逢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时代,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见证者,更是司法体制改革的践行者。我们当以“眼里有光”的澄澈信念,筑牢对党忠诚的精神根基;以“心中有志”的远大抱负,锚定法治信仰的奋斗航向;以“肩上有责”的担当气魄,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固防线;以“脚下有力”的实干姿态,传递司法为民的温暖情怀。


我是郭晋,现在是崇州法院街子法庭法官助理。作为新入职干警,加入崇法大家庭倍感荣幸和温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就要当“作为青年”。以“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态度想作为,青年干警正逢其时,舞台已就绪,就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以“曾许人间第一流”的信心能作为,面对工作压力等负面情绪,自怨自艾不若磨炼自我,消极沉沦不若提升技能,负面情绪是一时的,专业技能却可以伴随一生。一纸裁判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一件案件承载当事人实际生活,我将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善作为,为服务好辖区居民贡献个人的青春力量。


我是李林佳,2024年7月怀揣着对法治事业的憧憬,以一名司法行政人员的身份踏入了法院大门,现在在崇州法院政治部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初入岗位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员信息管理、考核评优组织等事务,我曾因经验不足而手忙脚乱。但在领导同事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步熟悉工作,我深刻感悟到,组织人事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更要有服务全院干警的热忱。未来,我将继续以学促干,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法院队伍建设添砖加瓦。


-崇法惟民 博学慎断-

编辑 | 丁 婕

一审 | 余 珂

二审 | 闫宇飞

三审 | 徐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