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碗来自毕节的砂锅羊肉粉掀起了一场味觉革命。原本被视为“小众”的毕节砂锅羊肉粉,因“彝大锅砂锅羊肉粉”的爆红,首次以第五大流派的身份跻身贵州羊肉粉江湖,与金沙羊肉粉、遵义羊肉粉、水城羊肉粉、兴义羊肉粉四大传统流派分庭抗礼。这一变化不仅刷新了贵州美食地图,更折射出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商业创新的碰撞与融合。



(图:彝大锅砂锅羊肉粉)



(图:正餐时间彝大锅砂锅羊肉粉一座难求)

  逆袭之路:从“不入流”到“顶流”

  贵州羊肉粉长期以“四大流派”为尊:金沙羊肉粉以非遗技艺闻名,遵义虾子凭辣椒工艺出圈,水城重麻重辣彰显江湖气,兴义则以酱香独树一帜。而毕节砂锅羊肉粉虽历史可追溯至地方市井,却因缺乏标准化和品牌化,长期游离于主流之外。

  2024年9月,毕节人夏远龙与李治仪在贵阳创立“彝大锅砂锅羊肉粉”,以三大创新颠覆传统:首创三小时熬汤,不用高科技,只用黑山羊羊骨、羊油、羊肉,汤底经三小时慢炖,六小时内必须用完,确保鲜味不流失;严选顶级食材,威宁黑山羊,肉质细嫩无膻,搭配大方皱椒、毕节米粉,形成“非遗砂锅+本地四宝”的黄金组合;标准化运营,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原料,拒绝“科技与狠活”,以“贵州精华一大锅”为品牌内核,迅速走红,开业不到三个月便开二店,不到半年新店开到了山西太原。

  2024年12月彝大锅砂锅羊肉粉单日销量突破1500碗,创下贵阳羊肉粉行业纪录,更因微博话题“贵州羊肉粉五大派系”登上同城热搜榜首,中国质量新闻网等官方媒体与食客纷纷为其“正名”。



(图:五彩黔艺博物馆馆长陈月巧点赞彝大锅砂锅羊肉粉)



(图:俄罗斯女孩缇娅娜品鉴彝大锅砂锅羊肉粉)

  流派之争:传统与创新的“舌尖博弈”

  与传统四大流派相比,砂锅羊肉粉的独特之处在于:砂锅煮粉锁住温度,酸菜解腻,口感层次更丰富; 汤底鲜而不膻,香辣适度,迎合年轻群体对“轻负担”美食的需求; 砂锅熬汤工艺被赋予“非遗+现代”的双重标签,成为贵州饮食文化的新名片。

  砂锅派的崛起引发行业震动。黔西南州委宣传部曾公开为兴义羊肉粉“打call”,强调其酱香底蕴;金沙县则加速产业链整合,计划打造“中央厨房+加盟店”模式,年产值冲刺1.8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砂锅派的成功在于“填补了标准化与品牌化的空白”,而传统流派需在保持特色的同时拥抱创新。



(图:好食材是彝大锅出圈的根本)



(图:每日现宰送到店的黑山羊羊肉)

  争议与思考:流派的“正统性”何在?

  尽管砂锅派风头正盛,争议亦随之而来。部分传统派认为,“五大流派”的提法模糊了历史渊源,砂锅派更多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对此,美食文化学者指出:“流派的生命力在于市场的认可与传承的创新。彝大锅砂锅羊肉粉的走红,本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从市井小馆到热搜顶流,毕节砂锅羊肉粉的逆袭,是贵州美食文化从“地域特色”向“全国品牌”跨越的缩影。它证明,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唯有扎根本土、拥抱变革,方能在一碗粉中熬出时代的新味。正如网友评论:“贵州羊肉粉的江湖,从此五派争鸣,食客之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