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蹲在田埂上,盯着天擦汗,麦粒灌浆期最怕变天。
可广播里说今晚北风转南风,紧跟着雷暴要砸下来。他捏着半干的麦穗叹气,上回下雨还是十天前,地头裂缝能塞住指缝。
中央气象台的消息敲得人心慌:5号到6号,鲁西北先落雨,接着鲁中、半岛跟着“泼”。说是雷雨里夹着短时暴雨,个别地方一小时能灌20毫米,还可能甩出冰雹。
兰陵的老李头却掰着指头笑,他家地里上周刚喝了37毫米雨水,麦穗鼓得像小包子。“麦熟一晌,雨贵如油”,可这雨要是带着雹子,麦穗头都得被揪掉。烟台的王大姐望着果园犯愁,苹果刚坐果,指甲大的青果经不住大风刮。
天气预报又说,除了鲁西南、鲁南,全省都能沾上雨,旱了许久的玉米苗总算有盼头。
但庄户人心里都有本账:去年雹子砸烂半亩桃,至今想起还肉疼。眼下小麦正灌浆,雨水足了粒饱满,可雷暴一来,秆子扛不住就得倒伏。“前晌晴后晌雨,老天跟咱打太极”,村口的老把式蹲在碾盘边,吧嗒着旱烟摇头。
数据摆在那儿:今年全省平均降水量75.4毫米,比常年多了9%,按说不算旱。可聊城、菏泽的地还是干巴巴,麦苗蔫耷耷的,等着这场雨救命。
反倒是临沂、枣庄的洼地犯难,排水不畅的话,新栽的棉花苗要泡汤。
争议就像这忽南忽北的风,吹得人迷糊:该盼雨还是怕雨?
有人说雷暴能解旱,有人怕极端天气毁庄稼,田里的收成从来都靠天吃饭?我瞅着天气预报翻来覆去调,咱庄户人还是得多看天,老辈传下的“东虹云彩西虹雨”,至今还灵验。你看那燕子低飞掠过场院,蚂蚁正往高处搬家,老人们说这是雨要来的兆头。
可到底是“及时雨”还是“灾星”,只有等雨点砸在地上才知道。就像张大爷说的:“天老爷赏饭吃,也得咱自己把算盘打精——该盖的防雹网赶紧支棱起来,该清的排水沟趁早扒拉开。
”这场雷雨注定不平静,盼雨的地头有人笑,怕灾的果园有人愁。但不管怎样,农时不等人,小麦灌浆、果树坐果、玉米出苗,哪一桩都耽误不得。“人勤地不懒”,就算天公不作美,咱多操点心,总比干等着强。
末了再瞅眼长远:天气预报说18号、21号还有两轮雨,小到中雨为主。可谁知道中间还会不会变卦?庄户人的日子,就是在这盼与怕之间,把种子埋进土里,把希望扛在肩上。
天老爷的脾气难琢磨,但咱种地的人心里得有谱:该防的防,该抢的抢,收成攥在自己手里,才最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