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巴基斯坦信息部长阿陶拉-塔拉向外表示,说巴方已经获取了印度方面的可靠情报,印度军队在接下来的24-36小时内将开战。当时,莫迪已经授予前线军队“完全地自主行动”的权利,再加上当天晚上印度方面出动4架“阵风”战斗机越过实控线,“大战”的氛围似乎被拉满。很多媒体纷纷预测,印巴将在5月1日或2日上演大规模冲突。



如今36小时早已过去,印度方面依然没有大动静。可见,当时的“口出狂言”,不过是莫迪的政治表演。然而,让莫迪没想到的是,他的表演虽然成功,最终却被特朗普“摘了桃子”,因为特朗普政府竟然说,印巴局势没有升级,是他的功劳。

印度故意提高调门

印度总理莫迪的这场政治表演,还要从4月29日说起。当天,莫迪召开了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印度国防部长、参谋长、海陆空高官皆一同参会。在会议上,莫迪不仅给前线军队授予“完全自主行动”的权利,还宣布将对“袭击者”和“同谋者”予以最严厉的反击。当晚,巴基斯坦方面监测到印度4架“阵风”战斗机向克什米尔实控线驶来,巴方战机紧急升空应对,最终将印方战机逼退。



根据巴方的情报,印度将在24-36小时内开启大战,巴基斯坦为了应对即将升级的局面,不得不将SH-15自行榴弹炮部署在了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试图对即将到来的印度大规模兵力予以摧毁性打击。这种局势让大家的心悬了两天,最终发现印度并没有打“大仗”的迹象。

其实,笔者在当天的文章中就指出,莫迪现在不会和巴基斯坦打大仗,他之所以要放出风声,有三个目的:其一是试探巴基斯坦的底牌;其二是试探各大国的反应,尤其是美国。其三可能是对袭击者来个“引蛇出洞”。三天过去了,除了第三点,前两点均被笔者言中。可见,这自始至终就是莫迪的政治表演。



莫迪的政治表演

那么,莫迪为何要频繁放狠话,通过“口出狂言”来进行自己的政治表演呢?莫迪之所以这么做,至少有3个原因:

第一,在克什米尔袭击事件中,印度失去了25条生命(一共26人丧生,还有1人是尼泊尔人),印度的确是受害者。在抓不到袭击者的情况下,莫迪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而指责巴基斯坦则是最佳选择。



第二,莫迪麾下也有很多“主战派”,莫迪必须要让这些人有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若长期压制,很难在政治上获得支持。之前莫迪通过截断印度河水源,以及突然开闸放水,都属于“发泄情绪”的方式。

第三,莫迪需要转移注意力。受关税等政策影响,印度国内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农业方面,农民协会几次开着拖拉机上街示威。莫迪希望能用对巴基斯坦的“民粹”思想,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基于以上三点,莫迪开始了他的“强硬”表演,他的调门越高,越能达到目的。但是,莫迪也知道,印度现在不能和巴基斯坦爆发全面战争。除非他有办法“速战速决”,否则一旦拖入持久战,对印度接下来发展经济非常不利。很明显,巴基斯坦背后也有很多“盟友”,印度若想一举拿下巴铁,基本不可能。这也是莫迪叫得“响亮”,但始终打得“低调”的原因。

而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被无端指责“支持袭击者”,本就十分委屈,还要面对印度在上游控制水源的威胁。因此,巴基斯坦比印度更想结束争端。巴基斯坦多次表示,“愿继续同各方沟通协调,共同防止事态升级”,这能看出巴基斯坦的态度。



因此,本轮印巴争端,如果接下来没有其他导火索,基本上不会再升级了。当然不排除一种情况,就是莫迪想留下这次争端的“火种”,时不时拿出来转移一下国内的注意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印巴可能会对峙较长一段时间,但也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

只是,让莫迪没想到的是,他卖力的表演,却为特朗普做了嫁衣

特朗普也要来沾光

其实,自从4月22日印巴争端爆发以来,特朗普一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此前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曾喊话特朗普,希望他能够出面调停,但特朗普没有这么做。在特朗普前往意大利之前,他对记者谈起印巴争端时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此后,美国还是专心把精力放在了和各国的谈判上。



但到了4月30日,美国的态度变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给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打了电话。在给印度打电话时,鲁比奥表达了美印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决心。而在打给巴基斯坦时,鲁比奥则谴责袭击者,并敦促巴基斯坦配合印度调查。很明显,美国这个时候开始拉偏架了。

以鲁比奥为代表的特朗普政府,为何突然改变“事不关己”的态度呢?因为美国和中国的谈判不顺利,他们急需要找下一个谈判对象,而印度这个时候在经济和军事方面都需要美国的支持,所以特朗普准备把目标转向印度,把印度作为谈判的“样板”。这个时候,美国站在印度这边,就是为接下来双方的谈判做铺垫。



5月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特朗普政府希望巴基斯坦能够协助追捕袭击者,并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并且说,美国在印巴争端中的斡旋非常重要印巴争端没有升级,特朗普总统和美国起到很大作用。

这说明,印巴现在还未实现真正的和平,特朗普政府已经要来沾光了

虽然特朗普还没亲自表态,但从鲁比奥和万斯两人的态度来看,接下来,印巴如果能够实现短暂“和平”,特朗普必然还会亲自出来“沾光”,把此当成自己的“政绩”。因为特朗普的百日支持率已经创造近八十年的最低纪录,他急需要各种“政绩”来给自己贴金。而现在能拿出手的“政绩”,除了“美乌矿产协议”,其他的几乎没有。



作为世界大国,美国能够参与印巴斡旋,这本是好事。但不能夹带私货,更不能以标榜自己为目的来做这个事情。美国应当向中国看齐,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真心实意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