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播 艺 术,播 种 幸 福 。
国内、外艺术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文学 | 音乐 | 视觉
搜尽奇峰打草稿。
画到无声,何敢题句。
浮云高士迹,枯木道人心。
叠叠晴霞秋来水面,层层幽石人住画中。
——石涛 题画句
“搜尽奇峰打草稿”,这短短七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刻刀,在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卷上镌刻下石涛独特的艺术印记。那一句句题画之语,“画到无声,何敢题句”“浮云高士迹,枯木道人心”“叠叠晴霞秋来水面,层层幽石人住画中”,宛如灵动的音符,奏响了他艺术世界的华美乐章。
石涛,这位清初画坛的传奇人物,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世赞誉为“300年间第一人”。
石涛 山水
石涛原名朱若极,1642年诞生于广西桂林,祖籍安徽凤阳。他身世显赫,乃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后裔。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无情转动。明朝灭亡,天下易主,石涛的家族也随之从尊贵的皇室沦为飘零的浮萍。战火纷飞,王朝更迭,他不得不随家族四处逃亡,躲避战乱与追杀。曾经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皇室生活如梦幻泡影般破碎,取而代之的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苦难岁月。这段经历,如同一把沉重的刻刀,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让他过早地领略到了世间的沧桑与无常。
石涛 松山茅屋
石涛 山水
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石涛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是在那一个个难眠的夜晚,或许是在那一段段逃亡的路途中,绘画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是他表达内心情感、对抗命运苦难的唯一方式。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技巧,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忘却了外界的纷扰与痛苦。
石涛 平湖放棹图
石涛 山水
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艺术的真谛,石涛毅然选择遁入空门,成为一名画僧,法号元济、原济等,别号苦瓜和尚、瞎尊者等。苦瓜和尚这一别号,寓意着他如苦瓜般清苦、坚韧的生活态度,也象征着他在艺术道路上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在寺庙的清幽环境中,石涛得以静下心来,深入研究绘画艺术。他广泛涉猎前人的画作,汲取各家之长,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他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到之处,皆用心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将山川的壮丽、草木的灵动、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融入自己的画作之中。
石涛 寒泉云深图
石涛 山水
石涛 莲花峰图
石涛的绘画风格独特,他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以自由奔放的笔触、大胆创新的构图和鲜明强烈的色彩,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世界。他的山水画,或雄浑壮阔,或清幽雅致,既有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在他的笔下,山不再是死板的堆砌,水不再是单调的流淌,而是有了灵魂、有了情感。他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疏密长短,将山水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无尽魅力。
石涛 横塘渔艇
石涛 春江垂钓图 丙子(1696年)作
石涛 策杖烟云中 立轴 水墨纸本
石涛 江上望南岳
石涛 奇峰图
石涛 寒山石径图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局部
除了山水画,石涛的人物画和花鸟画也别具一格。他的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态与气质,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表情,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花鸟画则充满了生活气息,画面中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仿佛在欢快地歌唱、舞蹈,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石涛 荒亭寻幽
石涛 仿梅道人山水
石涛 秋江独钓图
石涛 松泉高士图
石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的艺术理论家。他提出了“一画论”,强调绘画应遵循自然规律,从内心出发,以独特的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绘画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的这些艺术理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创作指导。
石涛 溪岸幽居
石涛 溪桥野色
石涛 黄山紫玉屏图
石涛 山水
1708年,石涛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但他留下的艺术瑰宝,却如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从皇室后裔到画僧,从颠沛流离到艺术巨擘,石涛的人生是一部充满苦难与奋斗、创新与超越的壮丽史诗。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了心中的世界,也为中国绘画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如今,当我们欣赏他的画作时,仿佛仍能听到他在画中诉说的故事,感受到他那颗对艺术无限热爱、对人生执着追求的炽热之心。
石涛(款) 深山秋水图
石涛 看松露滴身 1702年作
石涛 古木垂荫
石涛 南山为寿
石涛 松风涧水图
石涛(款) 松鹤隐居图
石涛 西樵苍翠图 1694年作
石涛 霜林扶杖图
石涛其他部分画作欣赏:
题识:地湿沙青雨后天,墙头春杏正鲜妍。水边新燕衔泥蚤,花下蜻蜓戏蕊先。买醉江南好亭榭,放歌曲裹快蹁跹。一枝我意簪冠去,且与狂夫是为联。苦瓜老人雨花深雪。钤印:老涛、原济
题识:红红白白景如攒,人面枝枝带笑看。却恨有花无好月,夜深犹自倚栏干。清湘老人济。钤印:释元济、冰雪悟前身
题识:老於无事客他乡,今日吟诗到海裳。放浪不羁行迹外,把将酒奠红妆。钤印:头白身然不识字、苦瓜和尚
题识:新花新叶添新涨,偏称晚风花气长。花插胆瓶烧烛赏,叶馀水面覆鸳鸯。苦瓜老人济。钤印:原济、石涛
题识:西风颇解余意,篱根吹绽黄花。不独晚山月上,张灯且试欹斜。瞎尊者原济。钤印:老涛
题识:春兰夏蕙年年赏,忙煞花奴品石前。莫把真香比凡卉,悠然空谷至今传。三春谁不花前语,岂是王香写得完。欲赠依人凭斗墨,拈来纸上四时看。清湘老人济。钤印:苦瓜、原济
题识:君与梅花同赏,岁寒独许争夸。暖日晴窗拈笔,几回清思无涯。清湘小乘客济漫设。钤印:前有龙眠济、小乘客
题识:爱尔绝无脂粉,向阳颇露精神。溽暑茅堂独对,素质清洒逸人。瞎尊者原济半砚斋头。钤印:苦瓜和尚济画法
题识:三分苦绿惟馀竹,一点酸香冷到梅。尽日无人且琢句,百年有限漫停杯。裁诗可记馀生梦,作赋徒劳楚客才。吟赏终然多事甚,任他春去与春来。石道人济广陵树下。钤印:粤山、济山僧
题识:人在云霞影裹,鸟飞锦帐之中。阵阵晚风摇落,举杯月色朦胧。老涛。钤印:释原济印
石涛 西园雅集图
石涛 对牛弹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涛 番人秋狩图
石涛 五百罗汉图四屏 保利拍品
石涛 自写种松图小照(局部 点击全卷)台北故宫藏
石涛(款)苏小小像 立轴 丙寅(1686年)作
石涛 米芾玩石图 设色绢本
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里,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可否认,不仅因为他高超的绘画技艺,所作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精擅且富有新意;最重要的则是他独特的艺术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清代以来300年间第一人”!
【 国际艺术大观 】
从皇室后裔到画坛巨擘:石涛的传奇人生与艺术传奇!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国际艺术大观 ID:gvi-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