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在《清明上河图》中,既展示了北宋时期汴京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也详尽而生动地刻画了普通劳动者踏实苦干的场景。船夫、纤夫、挑夫、手工匠人……作者张择端细致地描绘了800多个人物。图中还有哪些神奇的职业?千年过去了,这些职业又有什么变化吗?



适逢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江苏省总工会、扬子晚报联合推出“我们AI劳动——《清明上河图》职业大穿越”系列短视频,看看《清明上河图》里劳动者的“现状”。

北宋汴京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一家店铺门口平放着一车轮,一人正弯腰用榔头捶打轮圈,手工安装校准,旁边另一人正在用刨子在刨平木条。画面栩栩如生,反映当时的车行师傅正在修车或制造木质结构的车轮。画面反映出一千多年前,人们已经使用工具刨子平整木质材料,使得零部件线条趋于标准,工具刨子也是车床工具的雏形。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怎样制造可以高速行驶的汽车齿轮或者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制造呢?



位于淮安市的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精密成形中心副主任朱玉庭正在用千分尺(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对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检验、思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齿形的误差,我能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朱玉庭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朱玉庭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逆袭为鼎鼎有名的工匠。凭借技能技术,他被层层推选,近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朱玉庭曾在南京奥体附近工地当了两年半的小工,机缘巧合,进入江宁汤山一家企业从事数控机床方面的工作,有师傅带,他就跟着用心学。2007年至2013年,他白天上班,晚上上夜大。一有空就去新华书店看书。“我会看数控方面的书,能看懂就买下继续看!”朱玉庭说,夜大期间他学的专业并非制造,而是英语,原因是有老外来车间参观用英语问他问题,需要翻译。他觉得这样交流很不方便,于是想先学好英语,将来有机会学习先进的技术。后来,他真的实现去国外知名工厂参观学习。



朱玉庭在检验台仔细测量着产品。任国勇 摄

2014年,他被一家猎头公司相中,来到江苏双环,初入精密成型分厂,精密车床加工出现的“断屑”问题。朱玉庭主动请缨,吃住在车间,钻研半个月攻克了难关。他还通过对刃具的重新选型,使项目刃具成本费用较过去降低62.8%,仅半年时间为公司节约成本近50万元。此后,公司将一道又一道难题交给他,都被一一攻克。

古人使用刨子平整的是质地较软的木料,车轮是用榫卯结构拼装而成,由于材质和精度受限,因此古代马车很难克服传动异响,也达不到高速行驶。朱玉庭团队生产的是高档汽车或者电车的齿轮,这些齿轮的锻造一次成型,既精密且强度高,对于刃具必须有很高的硬度,朱玉庭对刃具的选择、切入的角度等是行家里手。“我们的追求就是要为全球机械传动系统提供高速低噪,以小齿轮转动大世界。”



如今,他将学到的技术技能全部运用到为公司谋攻坚、创效益之中。其个人及团队先后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朱玉庭创新工作室”为公司技术革新作出巨大贡献,完成近百项产品技术攻坚、设备项目攻关任务,累计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朱玉庭将自己近20年的从业技能倾囊相授。先后为公司培养出5个高级技师、9个中级技师、20多个调试工程师,展现了新时代产业一线技术人才的良好风貌,也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贡献智慧和力量。

统筹 石小磊 喻文君 曹卢杰

编导 卢婧

美编 赵岑

拍摄 于房浩 李铭哲

剪辑 李明哲

文字 任国勇

AIGC 曾宏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