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国戏曲学院举行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研班”)毕业典礼。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代表北京市政府对“青研班”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讲话表示,第七届“青研班”遵循戏曲教育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代表第七届“青研班”文化理论授课专家发言。他指出,“青研班”成功举办近30年,为戏曲艺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表演英才,办学成果非常骄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研班”对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学学科建设功不可没,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戏曲艺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特点,是实现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平台。
京剧表演艺术家、第七届“青研班”专业导师刘长瑜深情回顾了“青研班”的办班历程,充分肯定了其在京剧和戏曲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作为院团代表发言。她表示,通过“青研班”的学习,学员们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艺术视野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上海京剧院麒派老生演员鲁肃、福建芳华越剧院尹派小生演员陈丽宇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李必友代表学校宣读第七届“青研班”毕业学员名单,向学员们以优异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祝贺。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晓东在主持毕业典礼时指出,第七届“青研班”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希望学员们牢记“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推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贡献力量。
第七届“青研班”2022年9月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共招收了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25个戏曲院团(校)的京剧、昆曲、豫剧、越剧、晋剧、秦腔等6个戏曲剧种的54名优秀青年戏曲演员。3年来,第七届“青研班”先后邀请了20余位专家教授讲授18门文化理论课,邀请30位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进行专题艺术讲座。在专业教学方面,3年间聘请近百位戏曲表演艺术家传授300余出传统大戏、折子戏。第七届“青研班”还先后集中举行28场教学汇报演出、17场毕业巡演,学员们在各地进行教学实践演出200余场。
图为毕业典礼现场(中国戏曲学院提供)
责编:谭繁鑫(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