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20多年了,我在美国宣传我们的国粹。”
2011年,著名京剧演员齐淑芳回国演出,义正言辞地表示,从1988年定居美国后,她致力于宣扬国粹。但坊间,更习惯用“叛逃”定义她当年的行为。
齐淑芳出生于京剧世家,兄长齐英才是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嫂子张美娟是著名武旦演员。
在张美娟的精心培养下,她的演艺事业可以说顺风顺水。
1958年,她就为毛主席表演《三战张月娥》,之后周总理也观看过她的表演,称赞她很有前途。
京剧大师梅兰芳更在无数观众面前,评价她是“后起之秀”。1963年初,19岁的齐淑芳跟随剧团赴西欧演出。
这次演出是中国京剧界首次赴欧演出,所有节目都经由周恩来和邓小平审定。
在西欧各国巡演时,她的表演引起掌声雷动,成为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
1964年,齐淑芳出演样板戏,最经典的便是《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宝”一角,这部作品贯穿了她此后的很长一段人生。
1996年,学音乐的龚国泰被分配到《智取威虎山》剧组,与齐淑芳结识,并得到了齐淑芳的爱慕。
在齐淑芳的主动下,1974年国庆节,两人喜结良缘。
电影《智取威虎山》拍摄完成后,齐淑芳怀上身孕。齐淑芳是痴迷于戏曲的人,为了表演,她可以放弃许多东西。
她怀有身孕时,恰逢电影《磐石湾》即将开拍,她饰演的角色有很多武戏,为此她选择了流产。
对于妻子的选择,龚国泰没有怨言,他爱她,所以尊重她的事业心。
只要她在他身边,即便没有小孩,即便他被调侃是她的“保姆”,他也欣然接受。但他没想到,有一天她竟会离她而去。
1988年,一位美国企业家邀请《智取威虎山》剧组赴美表演。受出国人员的限制,剧组必须有个人留下,原本定的是司鼓。
龚国泰心软,作为乐队指挥的他把出国名额让给了司鼓,并没有参加这次演出。小型的商业演出很快就结束了,龚国泰正等待齐淑芳回家。
不料等来的却是她率全团演职员工30多人集体叛逃美国的消息。龚国泰不知所措,这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狠狠砸晕了他。
他想起齐淑芳多次跟她说,美国的生活多么美好,如果她能留在美国,就算洗盘子也开心。他以为那不过是玩笑话,谁知竟成了真。
天各一方,两人的婚姻也就这样结束了。
不久他就听说,齐淑芳和一同叛逃的编导丁梅魁组建了家庭,一时不知作何反应。
作家戈扬曾在文章里写道,这件事情过去多年,在已经成为著名音乐家的龚国泰面前,她提到齐淑芬,龚国泰只说:“八年了,别提他(她)了!”
这句话是《智取威虎山》的台词,龚国泰说出口时,想必内心也是五味杂陈。说回齐淑芬,在美国定居后,她和剧组的生活并不好过。
即便他们曾受到外国人非常热烈的掌声。但能够欣赏并持续喜欢京剧的毕竟是少数。
没有观众,就没有收入,沦落到了街头卖艺的地步。
直到三年后,他们在钢琴家殷承宗的帮助下,才拿到了美国绿卡。而经过三年的打拼,他们终于开拓了一定的市场。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表演场地都在乡村。日升月落,20多年转身即逝。
2011年,齐淑芬回到中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离开祖国这些年,都是在美国宣传国粹。
她取得了成就,而祖国的同胞也没有忘记她,依然期待她的表演。但事实上,国人对她的批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齐淑芬说她宣扬国粹,这的确是客观事实。她把京剧带到了美国各地,美国艺术界也给予她高度肯定。
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而言,自然是有帮助的。可相比于弘扬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国人更赞扬在祖国落后时,对祖国不离不弃。
而齐淑芬的行为显然背道而驰,无疑是踩了国人最大的“雷点”。
或许她有自己的掂量,毕竟戈扬说她“认准的事儿,无论别人怎么看,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但作为公众人物,很难逃过普遍眼光的批判。只能说,全面看待复杂的人性吧。
参考资料
北方网《京剧表演艺术家齐淑芳:祖国人民对我没有忘记》
寻找李少春《齐淑芳“叛逃”美国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