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介绍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码字的查到的志愿军特等功臣人数多达212名,而这其中上甘岭战役中涌现的志愿军特等功臣居然高达57名!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历时50天左右。而整个抗美援朝作战,从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议,历时1013天。

上甘岭战役历时只占整个抗美援朝的二十分之一,可是涌现出的特等功臣,却超过了志愿军特等功臣数量的四分之一!

本篇继续介绍,其他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有一点很遗憾,这些牺牲的特等功臣们基本都没留下肖像资料。

陈治国



1952年10月14日,敌人开始向上甘岭地区发起进攻,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1连负责据守的537.7高地北山前沿,遭到了优势敌军的猛烈进攻。

该连的机枪手陈治国所操作的机枪,在战斗中被敌军打坏了支架,因此没法稳定地射击。而几乎与此同时,敌军在志愿军阵地前的一个山坡洼地里架起了机枪充当临时火力点,对陈治国所据守的阵地猛烈扫射,压的志愿军防守部队没法抬起头来。

志愿军不能有效阻击敌军的进攻,敌军离阵地越来越近了!

见此情景陈治国当机立断,他让副连长将机枪架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身体当枪架对敌军机枪阵地精准点射,成功摧毁了敌军这个对阵地威胁巨大的火力点。而陈治国因为充当枪架暴露了位置,被敌军狙击手击中要害。

年仅24岁的陈治国,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所在部队换取了打退敌人进攻的时间。

战后陈治国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吕慕祥



1952年10月30日夜,志愿军对敌军展开了反攻。黄继光生前所在的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的任务,是再次攻取黄继光牺牲地,在上甘岭西南处仅1公里597.9高地的主峰阵地。

6连的6班作为全连尖刀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然而6班突进到距离主峰3号阵地不足50米处时,突然遭到了敌军一个隐蔽的半地下火力点的急促扫射。6班一下伤亡惨重,班长吕慕祥(在解放军中用名为吕莫相)也多处负伤。

为了摧毁这个拦住去路的火力点,6连先后派出了三名战士想要炸掉它,但是三名战士都倒在了半路上。负伤的吕慕祥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爆破火力点的任务,他利用火力点的视角盲区和黑夜的掩护,不断变换方位向火力点逼近。



当吕慕祥靠近火力点时,注意到有人靠近火力点的敌军突然打出了照明弹,吕慕祥一下暴露了位置被火力点的机枪扫倒在地。然而在火力点里的敌人注意力从吕慕祥倒地处移开后,一道身影出现在了那里。

这个身影一路匍匐前进到了火力点下,一个手雷随着身影一抬手就被投向了火力点中。然而被扔进火力点的手雷随即便被扔了出来,在火力点下的身影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滚落的手雷,随后纵身一跃转眼就消失在了火力点内。

随着一声巨响,挡在6连前进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清除了,而吕慕祥他的年龄也永远定格在了23岁!

战后吕慕祥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还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