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来自中国吉林的普通百姓张金泉和张金禄兄妹首次踏足朝鲜国土时,惊愕地发现——他们的父亲在朝鲜竟然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朝鲜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地欢迎这对兄妹,并如数家珍地向他们诉说领袖大人(金日成)与他们的中国挚友张蔚华之间的故事。
这一年,距离张蔚华牺牲已整整48年。不久后,金日成在自己的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用浓墨重彩的笔触大篇幅描绘了他与张蔚华的友谊,并高度肯定了张蔚华对朝鲜人民的贡献:“若没有张蔚华送来的枪支,就不会有今日的朝鲜人民军。”
说起金日成与张蔚华的深厚情谊,还需从他们的父辈金亨稷和张万程讲起。
那是1924年冬,金亨稷首次来到中国。
金亨稷是平壤人,职业为医生,同时也是一名朝鲜独立运动者。
当时,朝鲜半岛已被日本占领三十年、合并十四年,日本的影响力已渗透到半岛的每个角落。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大大小小的复国独立运动难成气候,起而复灭。为躲避日本军警和特务的追捕,这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朝鲜人北上,跨越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寻求复兴之路。
金亨稷便是沿着这条路前行。
当时的东北虽由奉系军阀掌控,但日本势力同样根深蒂固。本着少惹麻烦的原则,抚松县衙拒绝了金亨稷的落户请求。
在彷徨无助之际,一位老乡建议金亨稷去找抚松商会会长张万程求助。
当时,张万程的妻子身患疾病,多位医生束手无策。金亨稷主动登门诊治,凭借一身医术,药到病除,赢得了张万程的信任。
在张万程的帮助下,金亨稷顺利在抚松落户,并于次年将妻子儿女接来,其中包括长子金日成。
张万程明知金亨稷从事反日活动,却并不介意。
他出生于山东,因家乡生计艰难,才追随先辈足迹闯关东。在当时,无论山东还是东北,皆被日本人视为禁区,张万程在生意场上也没少受日本人的欺压。
因此,他不仅助金亨稷落户,还被金亨稷的独特气质所折服,二人一来二去,竟成了挚友。
金日成与张蔚华也因父辈的交情成为朋友。
金日成比张蔚华年长一岁,或许因父亲职业的关系,十二三岁的金日成言谈举止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张蔚华出身富贵,接触的圈子让他对底层了解甚少,但性格热情,对朋友掏心掏肺。
互补的性格使他们在同一学校就读时,关系迅速升温,形影不离,堪称焦孟不离。
1926年,金亨稷病逝。早熟的金日成开始继承父志,走上抗日复国的道路。
他在吉林毓文中学读书期间,创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初期便将朋友和家人发展为成员。1928年,金日成在抚松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将张蔚华也吸纳进来。
作为富家子弟、士绅阶层的一员,张蔚华清楚金日成的信仰对其阶层的意义,但他毫不介意,因为他对金日成充满信任。
正如金日成在《与世纪同行》中所写:“我当然信任你,且坚信不疑。即使松花江水倒流,我对你的情谊也不会改变。”
1932年,金日成在安图县组建反日人民游击队,这是朝鲜人民军最早的前身,成立日期4月25日后来被定为人民军建军节。
而这其中,张蔚华功不可没。
1930年,金日成刚确定武装抗日路线,急需武器,张蔚华便筹集资金,亲自前往铁岭、四平购买了12支手枪,带回交给金日成。
在返程的火车上,遭遇日本特务逐一检查行李,为避免暴露,张蔚华将装有枪支的皮箱从车窗扔出,然后自己跳车。
1931年,金日成筹备游击队。张蔚华整个寒假搜集大烟,用大烟与当地驻军换取武器,共换得20支长枪、20支短枪,亲自交到金日成手中。
前后两次送枪,意义非凡。俗话说,从1到100易,从0到1难,张蔚华的枪支如雪中送炭,为金日成初创事业提供了关键支持。
对此,即使过了六十多年,金日成仍感激不已,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若以人作喻,人民军如刚出生的婴儿,张蔚华送来的几十支枪对这个婴儿的诞生起了重大作用,他为我们部队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是我们部队的催生者之一。”
九十年代初,金日成接见张蔚华子女时,郑重说道:“没有张蔚华送的枪,就没有今日的朝鲜人民军。”
1932年6月,游击队成立后,二人首次相会。
会面地点在抚松县十字街东侧的一家酒厂。两人找了间小酒馆,要了一壶酒,几碟小菜,畅谈别后种种。
在这次会面中,张蔚华郑重向金日成提出请求:加入游击队。
面对张蔚华的请求,金日成既高兴又犹豫。
高兴的是,最好的朋友受他影响,对革命产生浓厚兴趣,主动要求加入队伍,这种成就感无以言表。
犹豫的原因很简单,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是金日成一家的恩人,帮他们落户,营救被捕的金日成。
事实上,若无张万程的默许,尚未当家的张蔚华也无法筹集如此多的枪支物资支持金日成。
张万程是位爱国富商,但也有局限。出钱出力尚可,但若让儿子真刀真枪与日本人拼命,他并不情愿。
因此,张万程在张蔚华十六岁时便为他订下婚事,想用家庭羁绊留住他,免得他四处奔走。
张万程的用心,金日成岂能不知?但又怎忍拒绝好友的意愿?
沉思许久,金日成对张蔚华说,革命需两手准备,不只有武装斗争一条路,我希望你留在抚松做地下工作,成为我的坚实后盾。
金日成希望张蔚华利用富家子弟身份,从事正当生意,在抚松建立地下联络点,后成为我党在抚松的首个党支部,为游击队提供物资和情报,如此方能人尽其才。
在金日成的劝导下,张蔚华暂时放弃加入游击队的念头,接受建议,在抚松开了“兄弟照相馆”,以此为掩护,秘密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和物资。
这次平凡的会面,却让金日成留下了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