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加拿大举行第45届联邦众议院选举。现任总理马克·卡尼领导的自由党获胜,卡尼将继续担任总理。
中左翼自由党赢得343个众议院议席中的169个,比获得多数席位所需172席仅少三席。最大反对党——中右翼保守党赢得144席。
4月29日凌晨,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举行的自由党选举活动上讲话
先前一度无限接近总理一职的反对党保守党党首皮埃尔·普瓦列夫尔,在败选后向卡尼表示祝贺,承认败选。同为右翼,跟特朗普2020年败选后的表现相比,你看看人家普瓦列夫尔这风度。
下面,我就这次加拿大大选的五个值得关注的看点进行一下深度剖析。
一、自由党“逆袭”胜选,全拜特朗普“神助攻”
经过此前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10年的执政,无论是在社会治安、医疗等领域,加拿大都有大幅度的倒退。特别是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的收入“十年如一日”,几乎原地踏步,人们收入的增长在发达经济体中是倒数,导致自由党支持率低迷,一度只有20%上下,输给保守党20个百分点。保守党相对自由党具有碾压性优势,而且碾压了相当长时间。保守党磨刀霍霍,期待在大选之年重掌政权。今年1月6日特鲁多灰头土脸地宣布辞职,自由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自由党肯定选不赢,保守党胜选已成定局。
1月6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渥太华向媒体发表讲话。图据法新社
2025年1月6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渥太华向媒体发表讲话。加拿大总理特鲁多6日上午宣布,他将在执政党自由党选出新领袖后辞去总理职务。图据新华社/法新
但特鲁多或许没有想到,看似气数将尽的自由党,竟在他宣布辞职后重获生机。因为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任,一是由于特朗普不断挂在嘴边的“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口头禅,二是由于特朗普对加拿大的“关税战”威胁,美加之间的国民感情降到了历史冰点。而自由党从特鲁多到卡尼两任党首,在“抗美”方面都表现得骨头很硬,赢得了选民好感。没想到加拿大这样一个民主国家,民族主义情绪竟会这样强烈。这使得自由党的支持者空前团结,自由党的选情开始发生大的逆转,选举态势发生了极大的偏转。拜特朗普“神助攻”所赐,自由党扭转政治颓势,绝地反击、绝处逢生、咸鱼翻身。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并挑衅加拿大主权,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选民关注点,让加拿大人的关注点从近十年自由党的执政表现,转移到如何应对“特朗普2.0”版本的南方邻居。加美的紧张关系让自由党受益。
2025年2月15日,人们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美国领事馆外参加集会。
而卡尼为什么要把原定于今年10月的大选提前到4月呢?因为政治人物与民众有一个“蜜月期”,卡尼要趁着现在自由党的高支持率“趁热打铁”锁定优势,这事儿不能等,不能拖。
加拿大总理卡尼。图据Global News
再看保守党这边。保守党现在没法选了,普瓦列夫尔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版的特朗普”,他的竞选口号是模仿特朗普的“让加拿大再次伟大”“加拿大优先”。结果特朗普一再“辱加”,现在这两个口号就没法喊了,选民都说:“别给我们说这个,我知道你要干嘛。”这两个口号一喊出来,连自己的支持者都嘘。普瓦列夫尔的路子是说加拿大在现政府的领导下糟透了,一塌糊涂,只有我们才能救加拿大,要让“加拿大优先”,完全是复制特朗普原来竞选时的那个路子。结果这些口号喊出来,下面是嘘声一片,大家一听这个就头疼。他自己曾标榜过“我是加拿大的特朗普”,想复制特朗普胜选的奇迹。普瓦列夫尔选战的前半期引用了很多特朗普成功的标语、口号、思路、理念,但现在特朗普与加拿大变成了这种紧张关系,弄得普瓦列夫尔都说不出口了。这次大选“抗川”成为主线,卡尼就占据了优势。可以说,特朗普以侮辱、奚落加拿大为乐,这套“骚操作”严重干扰了加拿大的政治生态。对特朗普来说,一时的口快导致了对他本人事与愿违的结果。是特朗普害惨了加拿大保守党,保守党说什么都不对了,好多理念都没法往外说了。应该说,是特朗普毁了加拿大保守党的这场选举。
加拿大保守党党首普瓦列夫尔。图据加拿大通讯社
而普瓦列夫尔也批评“特朗普背叛了美国最好的朋友”。但他骂特朗普时显得有气无力,不像骂特鲁多时那样气壮山河。这时,普瓦列夫尔的心中一定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心里一定在想:“特朗普,你让我还怎么选啊?”所以,保守党是真的没法儿选了。
加拿大大选选什么?主要议题就是两个:一是生活压力、经济成本的问题,二就是美国问题。绝大多数选民认为自由党是应对加美关系的最佳政党,这个数量比保守党高了40%。
各种议题两党互有长短。那么,另外的一个议题——美国议题就变成了一个主战的议题,也就是说,谁能应对特朗普,谁就能赢得大选。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很多保守派人士都支持对抗特朗普。
3月1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酒类专卖店的店员从货架上撤下美国酒类
本来,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这10年惨淡的政绩,经济低迷,治安败坏,生活成本飙升,国家看不到前途,国民士气普遍低落,所以,民众普遍迫切希望更换方向,这就是为什么保守党一开始一直具有碾压性优势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希望通过这次大选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做一次大的反思、大的调整,进行一次“大修”。但由于特朗普的“神助攻”,特朗普就成为了加拿大大选的“造王者”。可以说,卡尼是“躺赢”的。自由党自己都拉不起来的选情,结果被特朗普的那一套“绕口令”给扳了回来。保守党的败选责任不在普瓦列夫尔,而在特朗普。这次大选与其看作是加拿大人对卡尼和普瓦列夫尔的“公投”,不如看作是加拿大人对特朗普的“公投”。
1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包括了加拿大的“新美国地图”
中国有一句网络流行语:“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结果,对于加拿大自由党来说,“神一样的对手”没有出现,“猪一样的队友”也没有出现,倒是出现了特朗普这样一个“猪一样的对手”。右翼的保守党在加拿大执政恐怕是特朗普更愿意看到的。结果,现在特朗普的一番“骚操作”,给了他所一贯厌恶的“白左”自由党“神助攻”,把自由党人再次送上加拿大总理宝座,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自由党为什么只是小赢而没有大胜?
自由党看起来气势如虹,但跟上次大选相比,只比上次大选议席增加了17席,而且未过半数席位,可以说是“小赢”,并没有实现碾压式获胜,也就无法单独组阁。而保守党虽然输掉了大选,但比上次大选增加了24席,应该说选得还不错。
4月29日凌晨,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举行的自由党选举活动上讲话
虽然卡尼作为一个政治新人,有他的“蜜月期”和“蜜月效应”,但毕竟这10年自由党的执政,使加拿大无论在治安、医疗等方面都有大幅度倒退,经济发展更是“十年如一日”,原地踏步。10年的苦日子,让大家全想起来了。这使得人们在最后投票时刻,卡尼的那个“明星效应”“蜜月效应”有所减退。到了最后的投票时刻,很多人恢复了冷静。很多选民这次很犹豫、很纠结,很多人寄希望换保守党上台迎来新气象,但又担心保守党应付不了特朗普。正是在很多选民的这种犹豫和纠结中,最后一刻民调猛烈拉近。最后两党的差距,只有2.4%。在加拿大这样一个底色偏左的国家,保守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选举成绩,已经相当不易。保守党扳回一些选票,这正是一个正常民意的体现。
三、卡尼会给加拿大一个美好明天吗?
卡尼为自由党创造了一个翻盘的奇迹。自由党在选前突然换将,又是个政治素人,但卡尼曾经挂两国央行行长“帅印”这样靓丽的履历,使自己迅速变成了一个“政治明星”,带领自己的政党赢得大选,这在加拿大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算是一个奇迹了。
4月29日凌晨,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出席自由党选举活动。
特鲁多执政10年,重分配而轻发展,造成了加拿大经济原地踏步。相比职业政客特鲁多,曾经挂两国央行行长“帅印”的卡尼,很多民众普遍看好他管理经济的能力。卡尼本人丰富的金融经验可能成为他未来执政的“加分项”。左翼搞经济不一定不行,比如美国的克林顿、英国的布莱尔,执政期间都创造了他们所在国家的经济繁荣。当然,克林顿、布莱尔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与传统的左翼拉开了距离,政策更加向中间靠拢。卡尼应该也是这样的人,他胜选后很可能对特鲁多这10年很多过于左倾的政策进行调整和纠偏。
4月29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向支持者发表讲话。图据美联社
四、卡尼上台后,加拿大会“脱美入欧”吗?
由于加拿大自由党与特朗普的紧张关系,我们看到,今年3月,卡尼上任后与欧盟打得火热。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就打破了加拿大总理上任后通常首先访问美国的惯例,而是访问了欧洲的法英两国。而且,最近几个月,欧盟召开重要会议,或有关乌克兰问题的重要会议,经常邀请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参加。加拿大“不是欧盟,胜似欧盟”。这就引发了卡尼上任后加拿大可能“脱美入欧”的猜想。
那么,加拿大“脱美入欧”会实现吗?首先,加拿大加入欧盟是不可能的。因为欧盟本身就是一个地缘性组织,而不是世界性组织。加入欧盟的硬性条件,首先必须是欧洲国家。所以,加拿大会跟欧盟的关系走得非常密切,但也只能以某种协议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不会直接加入欧盟。
2月25日,加拿大温哥华一家商店外张贴着宣传本地企业的标牌。
再看加拿大跟美国的关系。这个卡尼还真有两下子,以前特朗普经常蔑称特鲁多是“州长”。但自从卡尼上任后,特朗普叫卡尼“总理”了,而不像称呼特鲁多那样叫他“州长”。
在卡尼胜选后的第一时间,特朗普就在4月29日与卡尼通了电话。特朗普一反常态赞扬了卡尼:“我对他表示了祝贺,我们两人的交流非常友善。”而且,特朗普宣布卡尼未来一周可能会访美。
3月10日,在温哥华,店员在货架上放置支持购买加拿大商品的告示。
一开始跟特朗普对着干,这是卡尼立的一个人设,目的是为了赢得大选。选举胜利后,毕竟加拿大三成左右的经济都是跟美国紧密相关的,加拿大人还得过日子。所以,下一步,和美国搞好关系,这也是卡尼的一个主要任务。美加的传统友好关系从此就结束了?不会的。卡尼上台后肯定会“亲欧疏美”,但不会从根本上逆转加美关系,也不可能跟美国死磕到底。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卡尼也会与美国改善关系。毕竟美加两国同文同种,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
五、“逆向特朗普效应”使全球右转戛然而止
到现在为止,特朗普上任刚好100天。西方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叫“特朗普惊吓”。正是这种“逆向特朗普效应”,让全世界右转的趋势戛然而止。全世界右转的浪潮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在特朗普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特朗普的极右倾向给大伙儿吓怕了,也让各国的极右政党在大伙儿看来实在不敢招惹,世界各国都害怕自己国家也出一个特朗普这样的人物。所以,现在全世界又开始集体向左回调,“左流”开始回潮。先是今年2月的德国大选,成功阻击了极右翼选择党的崛起;再是现在的加拿大大选,中左翼自由党胜选继续执政;就在今天,另一个英联邦和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的重要国家——澳大利亚也将举行大选,右翼自由党的选情也不容乐观,左翼工党有可能继续执政。
2025年3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图据新华社
特朗普上任短短100天,以一己之力帮助德国、加拿大等国成功扭转了极右保守主义崛起的全球化浪潮。因为这次的“特朗普惊吓”给很多国家蠢蠢欲动的极右民粹主义浪潮上了一课,很多人从中如梦惊醒。有了特朗普这个反面典型,世界各国起到了阻击右翼崛起的作用。特朗普的极右倾向把各国的右翼政党打得东倒西歪,落花流水,选都没法选,他们嘴里的那套词儿都没法说出口。对于左翼来说,特朗普现在反而成了各国左翼的福音;对于右翼来说,自己的煽动适得其反,特朗普成了全球右翼的“票房毒药”。归根到底,这全赖特朗普,让他把路给走绝了,让各国右翼无路可走。
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的北极光。我的三姨摄于2021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