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云南省巍山县总工会精准发力构建职工服务“幸福矩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黎浩 通讯员阿世刚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总工会了解到,县总工会紧扣职工队伍发展新需求,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升级”为主线,创新构建“县级统筹、乡镇覆盖、基层延伸”的职工服务阵地体系,累计投入工会经费400多万元,建成覆盖全县10个乡镇、辐射重点行业的网格化服务网络,让职工群众“近”享优质服务。


“筑巢引凤”:闲置空间变身“职工乐园”

在巍山县西北部的马鞍山乡,一座占地300平方米的职工之家成为干部职工的“打卡胜地”。傍晚时分,健身房内器械声此起彼伏,音乐室内歌声悠扬,茶艺室中茶香氤氲……这座2023年建成的阵地,整合了闲置房屋资源,打造出涵盖音乐舞蹈室、职工书屋、职工健身房、茶艺培训室、心理咨询室、乒乓球区等8大功能区的“一站式”服务空间。

针对乡镇干部职工外地户籍占比高、业余生活单调的问题,巍山县总工会通过“省州项目+县级配套”模式,合理利用原有资源,将多年的“冷清角落”变为“活力中心”。马鞍山乡总工会还创新方式,择期为职工举办集体生日,通过点滴细节,让广大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的关怀。


“精准滴灌”:户外劳动者有了“暖心驿站”

在永建镇东莲花美食街,巍山县红河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会职工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的“避风港”。150平方米的空间内,卫生间、休息座椅、饮水机、微波炉、急救箱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还设有母婴室和休闲阅读区。“以前只能蹲在路边吃饭,现在驿站能热饭、充电,还能避雨歇脚。”环卫工人李大姐为驿站点赞。

该驿站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功能区划分科学合理、服务内容完善,日常服务由专人管理。作为工会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特殊载体和重要途径,职工驿站的建成使用,为户外劳动者们提供了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爱心港湾,得到了园区职工、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网约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农民工等户外劳动者的好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工会“职工之家”的全方位暖心服务。2023年,东莲花职工驿站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最美职工驿站”。


“匠心赋能”:特色阵地满足多元需求

巍山县公安局“职工之家”依托办公楼闲置平台改造而成,打通两侧通道后,形成集休闲健身、党建共建、才艺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公安工作节奏快、任务重,‘职工之家’让我们在紧张之余有了放松的港湾。”县公安局民警芮晶晶说。“职工之家”的建成,既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同时还能满足党支部结对共建、才艺展示等活动的需要。

在县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健身房、图书室、乒乓球室等设施免费向全县工会会员开放。“这里设施一流,服务贴心,真正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作为资深乒乓球爱好者,庙街镇政府职工曾波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切磋球技”,对于职工服务中心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锻炼以后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明天的工作。”

“全域覆盖”:织密职工服务“幸福网”

近年来,巍山县总工会通过“省州县三级补助+地方财政配套”机制,撬动地方投入近千万元,建成乡镇职工之家8个、基层工会职工之家5个、职工驿站6个,新增服务面积近5000平方米,在全州率先实现党政机关、公安、消防、医院、学校等重点领域服务阵地全覆盖。

“工会职工阵地建设项目集思想引领、休闲、娱乐、心理疏导、健身、生活等一体化服务,针对各乡镇、各机关职工不同需求,配套了相应的服务设施,确保阵地建设与职工需求同频共振。”巍山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米家红表示。


通过阵地全面对外开放,惠及全县职工会员11768人,在寓教于乐中,有效解决了广大职工会员闲暇之余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部分乡镇职工洗浴难、就餐难的问题。目前,巍山县已形成以县职工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职工之家为枢纽、基层服务站点为触角的职工服务矩阵,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下一步,县总工会将积极主动向上汇报,力争将巍山县工人文化宫纳入省总工会‘十五五’规划,争取项目早日下达。今年内全面启动巍宝山乡、紫金乡‘职工之家’建设项目,州内首先实现乡镇‘职工之家’全覆盖,持续巩固好服务阵地建设成果,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