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为高水平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安徽粮食主产区,各地通过走种业全链条发展之路,推动更多优质品种走向田间地头,为江淮粮仓建设注入新动能。
谢孝军是濉溪县四铺镇谢岭村的种粮大户,这两天,他正在为眼前700多亩优质小麦开展病虫害防治。老谢告诉记者,眼前长势良好的小麦,全部是县里主推的小麦大品种,他已经连续种植了3年。
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谢岭村 种粮大户 谢孝军
鲁研955对抗旱、倒春寒、抗冻这一块耐性还是比较好的,(播种)种子量每亩减少5斤的样子,省了1万多块钱。
让谢孝军实现节本增收的这种小麦品种,是安徽鲁研种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育成的安徽省重大品种。抓住全省开展种业振兴行动的机遇,这些年,制种大县濉溪县先后培育引进了鲁研种业这样的种业企业22家,建成了1个国家区域试验站,鼓励企业通过田间+车间+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方式,围绕当地需求开展重大品种研发。
安徽鲁研种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 吴久好
我们重抓的是良种和良法,围绕重大项目推出了“粮王赛”、开展性状评价,鲁研955有幸获得了安徽省重大品种,安徽省重大品种总共是10个,适应的生态区域是河南、安徽和江苏。
淮北市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任 殷修刚
(品种)也是经过层层考验的,第一是高产稳产抗逆性,还有这个品质优,得到农民的认可,市场的认可,良繁面积在50万亩以上。
以选育重大品种为主要目标,目前,安徽已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12家、居全国第2位,年制种量达10亿公斤,在国内建成生物育种实验室、海南南繁基地等一批育种开放平台,形成了涵盖种质资源创制、区域试验、种子繁殖等种子创新完整产业链。在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首次把基因编辑、离子束育种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有机融合,让育种效率提高提高了60倍,每年可以发掘和鉴定种子基因20个以上。
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 电气工程师 张耀文
主要通过视觉识别、视觉大模型,2分钟就可以提取出(种子)表型性状、叶长、叶宽、叶倾角,大规模的水稻试验过程中 可以快速地获得水稻的亩产等参数。
在抓好育种创新的基础上,为了让好品种发挥更大的效益,省里还整合技术力量,全力做好良种推广文章。在肥西县现代种业服务基地,为了改变过去种子推广难、技术服务薄弱等短板,眼下,当地组建了10多个团队,在5个乡镇探索良种良法一体化推广模式,提升优良品种覆盖水平。
安徽平台忠海聊农业 副总经理 王子源
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当地的实际,把好的品种选出来,加工好、推广好,形成一个粮食产业链,让农民的亩均增产至少200元。
目前,安徽已建成125个种业创新示范基地,1.3万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推广优质专用粮食规模化种植,全产业链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全省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撑。
- 来源: 安徽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