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五月,英雄城南昌正以一个精心策划的职工活动季,礼遇新时代的劳动者。从书香浸润的阅读盛宴到火花四溅的技能擂台,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匠心传承到红色故事的深情讲述,南昌市总工会以多元活动为笔,勾勒出一幅职工文化生活的“幸福长卷”。这场贯穿春夏的系列活动,既是对劳动的礼赞,也是对职工身心关怀的生动实践。
文化为魂,书香与技艺共舞
4月的南昌,春意盎然,一场名为“‘阅’动洪城·‘读’具匠心”的主题阅读活动率先点燃了职工的文化热情。沉浸式情景剧场里,职工们化身书中角色,在光影交错中对话经典;创意荐书“开放麦”环节,普通职工走上舞台,用真挚的语言分享《平凡的世界》《匠人精神》等书籍,引发共鸣。非遗手作体验区更是人头攒动,瓷板画、烧箔画等传统技艺在指尖流转,职工们感叹:“原来非遗离我们如此之近!”
▲“‘阅阅’动洪城·‘读’具匠心”南昌市职工主题阅读活动。
4月28日,一场文艺演出与摄影展的“双响炮”将文化氛围推向高潮。南昌(经开)工人文化宫内,歌舞、朗诵、情景剧轮番登场,展现职工艺术团体的专业水准;同步在南昌市职工书屋推出的“我们的高光时刻”摄影展,则用镜头定格了焊花飞溅的车间、深夜加班的办公室和田间劳作的背影。这些真实而鲜活的画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出,让劳动之美“破圈”传播。
技能为擎,擂台与传承并进
劳动竞赛,历来是职工展现价值的舞台。4月29日,随着“洪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号角吹响,一场覆盖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的“技能大比武”正式拉开帷幕。数控车工精准到微米的操作、育婴师温柔娴熟的护理、程序员指尖跃动的代码……不同领域的职工将在未来数月同台竞技,以技能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
▲南昌市“洪工杯”电力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5月中旬,省级赛事“天工杯”的启动仪式更添重磅。作为江西省劳动竞赛的“标杆品牌”,“天工杯”不仅聚焦传统产业升级,还将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纳入赛程。南昌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我们期待涌现更多‘赣鄱工匠’,为江西高质量发展筑基。”
技能传承不止于赛场。“五一”期间,职工书屋的“非遗瓷板画书签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职工王女士带着女儿共同绘制书签,王女士表示:“让孩子触摸传统文化,比课本更直观。”而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活动,则让全国劳模的故事走进课堂。5月9日,两名新晋劳模将以“匠心课堂”的形式,向青少年讲述“一把锉刀一把锤子如何创新突破”“平凡岗位如何践行为民服务初心”,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关怀为基,疗养与乐活同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职工的幸福感离不开身心的双重滋养。“五一”假期,南昌(高新)工人文化宫的烘焙课堂飘出阵阵香甜,职工们系上围裙,从揉面到裱花,体验“舌尖上的治愈”;隔壁影厅内,公益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发阵阵掌声,职工小李笑道:“平时忙得顾不上看电影,这样的假期安排很暖心。”
▲2025年南昌市总工会一线职工疗休养。
更具温度的是5月启动“一线职工疗休养”计划。800名快递员、环卫工、车间技工将分8批前往疗养基地,享受山水疗愈与健康管理服务。市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疗休养不是‘福利旅游’,而是通过科学调理,帮助职工蓄力再出发。”此外,线上知识竞答活动将以“闯关答题+积分兑换”的形式,让职工在趣味中汲取知识,预计2万人次参与。
职工为本,关爱与温暖同在
从文化浸润到技能锻造,从身心关怀到精神引领,南昌市总工会的系列活动,不仅是一场场活动,更是一座城市对劳动者的深情告白。正如一名参与活动的职工所言:“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归属感,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未来数月,红色故事讲解员竞赛、飞花令诗词对决、劳动主题灯谜会等更多活动将陆续登场。这场贯穿春夏的职工文化盛宴,既是南昌市践行“以职工为中心”理念的缩影,也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写下生动注脚。劳动者之光,终将汇成城市发展之光;匠心所至,必是未来所向。
普惠职工再升级 千万“礼包”又扩容
南昌市总工会发放24万张消费券
助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助力职工文化旅游消费的号召,南昌市总工会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启动“提振消费·普惠职工”系列活动。活动以“全年不间断、周周有福利、节日加码送”为特色,计划发放消费券24万张,总补贴金额达1057万元,覆盖电影、餐饮、文旅、健康、交通等十余个民生领域,惠及全市百万职工,助力消费回暖与职工生活品质提升。
政策引领,普惠职工再升级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政策鼓励工会经费向职工消费领域倾斜。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工会经费用于职工节日慰问、文体消费”,中华全国总工会也印发专项文件,要求各地工会加大职工福利投入。南昌市总工会积极响应号召,结合本地职工需求,创新推出“普惠职工十四项行动”,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发放消费券,将政策红利转化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此次活动不仅是工会服务职工的创新实践,更是助力地方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南昌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市场所向”为原则,覆盖全年消费场景,既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又为本地餐饮、文旅、健康等产业注入活力。
周周有礼,全年福利不间断
南昌市总工会以“一周七日,福利不重样”为核心,依托“洪工惠”及“智慧工会”平台,精心打造贯穿全年的“幸福日历”,覆盖文化、健康、文旅、生活等多元场景,为职工带来持续惊喜。周一文化盛宴,每周一晚8时起,1.5万张免费电影票点亮职工光影之夜;晚8时30分建行生活平台同步投放2万张20元美食券,覆盖蛋糕、奶茶等热门品类,以“舌尖美味”开启活力一周。周二健康跃动,全年发放国体游泳券2万张、赣江天然泳场门票1万张、健身次卡1万张,以运动焕发职工活力,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周三文旅畅游,每周三限量发放1万张“南昌文旅一卡通”,持卡可畅游滕王阁、梅岭等城市地标,沉浸式感受“英雄城”的文化底蕴。周四城市探秘,3万张免费门票带职工解锁滕王阁游轮夜赏赣江、梅岭索道俯瞰山城等文旅新体验,深度探索城市魅力。周五至周日生活关怀,周五养生,1万张艾灸券、推拿券助职工舒缓身心;周六焕新,1万张理发券打造职工自信形象;周日活力,2万张电竞娱乐券精准覆盖年轻群体,引领新兴消费潮流。
▲免费抢理疗券。
节日加码,消费补贴再扩容
除日常活动外,工会还结合五一、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推出“特惠满减”专场。五一档,发放“满150减50”消费券1万张;端午档,加码至2万张,覆盖粽子、礼品等节庆消费;中秋国庆档,3万张消费券助力职工团圆宴、短途游;春节档,推出“满150减80”高额补贴,并增设“返乡交通补贴”,非南昌籍职工可申领最高500元车票补贴,预计惠及2.1万人。
“工会的返乡补贴政策让我们一线职工看到了希望!”在昌务工的江西赣州籍职工王先生表示,往年春运购票压力大,今年工会推出的车票补贴计划让他对春节返乡多了一份安心,“如果申请到补贴,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心里也更有底了。”
▲五一档·特惠满减活动。
多维场景,绿色出行赢积分
为倡导低碳生活,活动期间,南昌职工卡用户每日可享4次公交、地铁随机立减优惠,单次最高减1.99元,预计补贴30万元。此外,2026年1月至3月,工会将推出“感恩有您”积分兑换活动,职工凭日常参与活动的积分可兑换最高300元现金券,进一步激发职工参与热情。
数字赋能,工会服务更高效
本次活动依托“洪工惠”微信公众号和“智慧工会”平台,实现消费券申领、核销、查询一站式服务。职工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实时抢券;合作商户通过数字化系统快速核销,资金直达账户。南昌市总工会保障服务部负责人表示,技术保障确保了活动公平透明,避免了“黄牛”囤券等问题。
多方共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昌市总工会此举不仅提升职工获得感,更通过“小补贴撬动大消费”的模式助力地方经济。以上海、杭州等地经验为例,工会消费券核销率超85%,撬动消费额达补贴金额的5倍以上。南昌的探索以“周周有礼、节日加码”为特色,覆盖全年消费场景,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部分提前试点的影院和餐饮门店反馈,活动带动上座率与营业额显著提升。某连锁餐饮店负责人表示:“工会的补贴既让职工得实惠,又帮我们商户稳住了客流,实现了双赢。”
从“节日慰问”到“全年普惠”,从“单一发券”到“多维场景”,南昌市总工会的创新实践,彰显了工会组织在新时代服务职工、服务大局的担当。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将有更多职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更多行业迎来消费回暖的春风。未来,南昌市总工会将继续探索“普惠+精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让工会成为职工信赖的“贴心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张建锋
值班编校:龚玉磊、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