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打不过就处理自己的军官?印度人的这波操作也是没谁了。
此前被印度媒体传的神乎其神的阵风战斗机在克什米尔上空吃了大亏,这也使得巴基斯坦意识到,自己手中的中国战斗机其实完全可以抗衡印度人手中的所谓的欧洲精锐。歼10CE首次出现在这次印巴冲突中就狠狠压制了阵风战斗机,这个结局不仅印度没有想到,就连法国人恐怕也没有想到。
这次双方交锋的时间是4月29号晚上到30号的凌晨,在交战过程中,印度方面吃了大亏,地面上好几个哨所被干掉。当时印度空军还派过去了四架阵风战斗机,想在空中对巴基斯坦进行威慑。随后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升空,开始与阵风战斗机进行对峙。最终的结果是原本气焰不可一世的阵风战斗机落荒而逃,印度空军颜面扫地。
根据印度媒体5月1号的报道可以得知,空军高层方面突然作出重大调整,上任仅仅7个月的空军副司令SP·达哈尔被就地免职,直接进行了处理。
要知道此人是空军副司令,是中将军衔,突然做出这样的调整,显然不正常。一方面是因为近段时间印度军队内明显出现了一些矛盾,因为在此之前印度军队北方司令部的卡马尔中将也已经被解除了职务。而理由是此人拒绝执行上峰下达的要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的命令。短时间内又一位中将被处理,这足以说明印度的中高层之间对于当下的印巴局势有不同的看法。而另外一方面是这次被解雇的这位达哈尔中将其实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4月29号至30号爆发的克什米尔空战印度空军的指挥者。
阵风战斗机在对峙的过程中被歼10CE狠狠压制,落荒而逃,这件事情不仅戳破了印度空军战斗力强大的神话,而且极有可能给印度空军内部也造成了剧烈的影响。而印度高层为了尽可能的平息事件,减少舆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所以才会将负责指挥作战的空军中将就地免职,试图堵住悠悠众口。
巴基斯坦空军从中国购买的歼10CE的战机与印度从法国购买的阵风战斗机相比,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小型化起步早,领先优势巨大。歼10ce的对空搜索半径高达240公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阵风战斗机的雷达只能够看14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巴基斯坦空军可以更早的发现阵风战斗机;
其次是气动布局,中国歼10系列的战斗机定位非常的明确,尽可能的扩大作战半径,尽可能的提升气动布局,尽可能的确保与三代机对阵的时候保持机动灵活性的领先。而阵风战斗机在定位方面则考虑的因素更多一些,比如要执行多功能的作战任务(比如格外强调对地攻击),要登上航空母舰执行海天任务等等,这都极大的限制了这款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和近距离格斗的灵活性。在克什米尔地区上空爆发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近距离对峙,巴基斯坦空军手中的王牌战机肯定不怵印度空军;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巴基斯坦空军手中的歼10战斗机可以搭配中国的霹雳15E空空导弹。阵风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能力虽然强于歼10,但是巴基斯坦的歼10装备的霹雳15E空空导弹有效作战半径是150公里,在作战半径上与阵风战斗机的流星导弹基本上一致。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中国的歼10战斗机的雷达性能要高于阵风战斗机的雷达,雷达先进也就意味着歼10战斗机可以抢先发现阵风,并且抢先进行锁定。在这个过程中,阵风战斗机只能处于劣势。
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来看,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阵风战斗机并不像印度媒体所吹嘘的那样强大,别说是对付中国的歼20了,连歼10也搞不定,目前这层窗户纸已经通过克什米尔上空的空中对峙被戳破了。其次是,事件发生之后印度方面免职自己的高层这个做法,只不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多也就是暂时性的稳定一下人心,但是装备性能方面出现了问题,已经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了,考虑到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紧张的局势,后期阵风战斗机极有可能还要面对歼10战斗机,而到了那个时候,印度空军总不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免职一个又一个的空军高层来解决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