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泥炉轻烟袅袅,复刻古法烹茶的醇厚滋味;玻璃器皿澄澈透亮,冷萃茶汤折射现代美学的灵动。5月1日至5月5日,浦东新区金海路18号天物空间化身为文化艺术殿堂,一场“无由茶会”在此举行,歌剧《梦华录》艺术指导、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茶艺”传承人曾红,与全国43位茶艺师一起,以茶为媒,为市民游客打造可品、可赏、可游的“生活版《梦华录》”。
活动现场,伴随着歌剧《梦华录》的咏叹调在茶席间流淌,曾红现场演绎失传千年的“宋式点茶”技艺——她手持黑釉建盏,向观众演绎《大观茶论》记载的“七汤点茶法”,这项失传千年的技艺,经她十余年考据典籍、数百次实验复原,终在当代重现光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茶香凝盏间”的古雅意境,也在茶艺师指导下亲手调制专属茶汤,以一盏茶对话千年风华。现场体验者中,90后的李小姐在多次尝试后,终于击拂出第三汤粟文蟹眼的效果:“比《梦华录》剧里看到的更难!但成功的那刻仿佛触摸到了宋人的匠心。”
此次活动还以“见器、见雅、见食”三个单元,通过多元市集、紫砂联展、插花艺术特展、非遗公开课等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在“见器——器物美学区”和“见雅——服饰美学区”内,逾百家独立品牌主理人汇聚于此,年轻手工艺人与原创设计师以独特审美淬炼生活灵感,将创意转化为可触达的艺术作品。三条主题动线与沉浸式艺术展览交织成场域,带领市民游客于器物肌理中触摸匠心温度、在东方插花叙事里感知生活雅意。“见食——美食专区”以味觉为媒介串联文化记忆,市集汇聚各地经典风味,从传统茶点到国际美食,市民游客可在此品味多元文化的舌尖交响曲。
5月4日青年节当天,这里还将为年轻人举办一场“宋式四雅”美学雅集。宋代的“四雅”指的是宋代文人雅士生活中四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分别是点茶、焚香、挂画、插花。本次雅集活动中,香艺师将复原宋代隔火空薰、印篆焚香等古法技艺,更将香道与正念冥想跨界融合,为高压下的都市人开辟出一方“嗅觉疗愈所”;花艺师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将插花变成年轻人的减压神器,现场可制作“午休mini花景”;雅集还将展出一幅复刻的宋徽宗瘦金体字帖,在品茗闻香之余欣赏画作;雅集席间,曾红的徒弟、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醇川将奏响一曲《流水》,琴道“和静清远”与茶艺“和清静寂”,这两种非遗技艺形成奇妙共振。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指导,旨在将传统与时尚、文化与艺术相融合,沉浸式步入实景版《梦华录》的意境,用青年人的视角重新阅读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破圈、在跨界中焕新让传统时尚化,非遗“火”起来。
原标题:《年轻人小长假里跟着《梦华录》茶艺师学习宋代风雅》
栏目编辑:江妍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