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游江南的好时节。身处江南水乡,上海又别具韵味:黛瓦参差掩映,小桥枕水而卧,这般诗意景致都不能完整描摹出上海乡村风貌。
5月8日,“沪派江南特色村落营造试点设计主题展”将正式启幕,带领人们沉浸式解锁沪派江南,深度解码这片秘境独有的文化基因。
经过6500年的岁月淬炼,上海乡村的空间肌理不仅流淌着江南水乡的灵秀神韵,而且保留有古岗身线和古外滩的沧桑印记。上海郊野乡村地区面积占全市超60%,江南特色突出,滨海成陆演变特征浓厚,横塘纵浦、盐田灶港、泾浜滩场,这些都是上海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签,也是上海最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和最稀缺的战略人文资源。
2023年6月,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多部门,启动“沪派江南”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行动,包括特色村落风貌调研普查、专项规划编制实施、营造试点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4年,《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发布,首次提出“沪派江南”的概念,形成“六域、八脉、十二意向”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划定了148个乡村风貌单元,筛选出196个重点风貌村,遴选出20个典型风貌单元。
今年,“沪派江南”首批15个试点单元全面开工建设,具象化的“亩中山水野行图”指日可待,如:
金山亭林镇松隐单元,以“亭林雅集”为意象。“沪”字源于繁体字“滬”,右边的“扈”字之地就在亭林。该单元蕴含疏枝型风貌特色,以“古塘河泾塑骨架”“花满叶绿展疏枝”“八景赋能焕新颜”“踏歌乡野吟游径”分层呈现。
青浦金泽镇西岑单元,以“湖荡岛田,西岑六境”为意象。设计利用圩田与水乡肌理的空间特征,串珠成链,营造“莲湖野境、任屯润境、田山闲境、东天隐境、新港秘境、山深雅境”。
浦东大团镇赵桥单元,以“羽扇金团,乐隐桃源”为意象。围绕“桃”文化、产业做文章,塑造了IP形象“桃小桃”,以水为链、以桃为媒,规划了研学主题、乡居主题、生态主题等文旅产业,展现桃花源般的自然和乡土之美。
宝山月浦镇月狮单元,以“曲水泾浜,城郊绿心”为意象。以传统养生十二时辰及时令习俗为灵感,对应一年十二个月设计了“月罗十二景”,打造“一月一景致,一景一主题”的民俗活动体验系列。
松江佘山镇天马山单元,以“天马行空”为意象。细数了单元内史、山、水、田、村、游、物、迹等“家珍”,以原真朴秀的“峰泖”生态系统为底色,“悟空、梦空、行空”,绘九点芙蓉、成云间画卷。立足乡村振兴,通过“踏乡迹”,邀市民走入乡村,体验农趣、闲趣、野趣。
展览将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展期为5月份至8月份。
原标题:《沉浸式解锁沪派江南秘境,特色村落营造试点设计主题展5月8日亮相》
栏目主编:陈玺撼 图片来源:市规划资源局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戚颖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