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13日,2025年胰岛代谢学术会议在南京盛大召开。会议主题聚焦胰岛代谢与免疫、胰岛功能及相关临床诊疗新技术,涵盖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及最新进展。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胰岛、免疫、代谢领域的知名专家分享前沿成果,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促进学术交流,旨在提升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在学术思想碰撞的热烈氛围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以“为什么腰高比是评价肥胖相关疾病的最佳指标”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PART.01
肥胖防控重点:疾病关联与管理策略
赵家军教授指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1%。肥胖症危害严重,会增加多系统多疾病的发生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伴随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并通过分泌炎性脂肪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机制导致多种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按照不同标准,肥胖症分为不同的类型(图1)。不同部位脂肪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血管周围脂肪、心外膜脂肪、肝内异位脂肪和内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关,而锁骨上棕色脂肪、骨髓脂肪和皮下脂肪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则为中性。此外,不同肥胖表型具有不同的心血管风险,代谢正常体重正常(MHNW)、代谢健康肥胖(MHO)、代谢不健康体重正常(MUNW)和代谢不健康肥胖(MUO)具有不同的心血管风险(图2)。
当前,我国肥胖管理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管理”的关键问题,需以全面、系统和发展的视角看待肥胖及其相关疾病。
图1 肥胖症的分类
图2 不同肥胖表型具有不同的心血管风险
PART.02
身体测量指标:常用方法与优缺点
常用的身体测量指标包括:BMI、体脂率、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WHtR)(图3)。这些指标的优缺点比较如下(图4):
图3 常用身体测量指标
BMI
是最常用的评估肥胖的指标,然而,BMI仅反映总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不能直接测量脂肪含量;不能反映脂肪分布情况;不能良好判别疾病高风险个体。据调查,正常BMI且体脂率升高(假瘦)人群占比5.1%;而BMI升高但体脂率正常(假胖)人群占比15.8%,说明BMI不能准确评估肥胖。
体脂率
虽被视为评估肥胖的“金标准”,能够准确评估全身脂肪含量。但其依赖特殊的检查设备,不利于推广;且无法评估脂肪分布情况。
腰围
受身高影响较大。以不同身高人群为例,一米五与一米九的人群适用的腰围标准显然不同,且测量方法易受人为因素干扰。
腰臀比
受性别和种族差异影响显著;测量准确性依赖标准化操作。
腰高比
腰高比评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优于BMI和腰围,一项Meta分析显示评估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时腰高比相较于BMI和腰围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图4 常用身体测量指标优缺点比较
PART.03
腰高比的优势:肥胖相关疾病最佳评估指标
目前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最宜身体测量指标尚无系统性研究。赵家军教授团队围绕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评估常用的五种身体测量指标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
研究结果如下:
➤腰高比是肥胖相关疾病相关程度最高的指标。腰高比在肥胖相关疾病中表现出最强的相关性,其次为腰围、腰臀比、体脂率、BMI。在女性群体中,腰高比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相关程度强于男性群体。
➤腰高比是识别肥胖相关疾病数量最多的指标。腰高比在识别肥胖相关疾病数量上明显优于全身性肥胖指标(BMI和体脂率)。在评估中心性肥胖中,随着风险比增加,腰高比的识别能力更加突出。依据识别肥胖相关疾病数量方面评估,腰高比最为显著。
➤腰高比是诊断肥胖相关疾病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最高的指标。
➤腰高比可弥补BMI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不足。将BMI和WHtR联合划分为四组分析发现,正常BMI高WHtR组26种肥胖相关疾病发生风险已增加,显著高于高BMI正常WHtR组。
研究结论,腰高比在评估肥胖相关疾病时,相关程度最强,识别疾病数量最多,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能弥补BMI评估的不足,是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最优身体测量指标。
PART.04
最新评估指南:肥胖诊断与干预标准
2024年,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的题为“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的文章指出:BMI≥30 kg/m2或BMI≥25 kg/m2和WHtR≥0.5同时存在时,均考虑诊断肥胖并及时干预,以预防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图5)。
图5 最新评估指南
2025年,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发表的题为“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linical obesity”的文章指出,评估过量脂肪的标准为(图6):
➤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三项中至少一项超标+BMI超标;
➤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三项中至少两项超标;
➤直接测量脂肪含量,如DEXA、MRI等。
图6 最新评估指南
PART.05
本文小结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其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赵家军教授的精彩分享为优化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肥胖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方案,共同书写全民健康的新篇章。
赵家军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名医联盟主席。《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总编
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收录30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Metabolism、Cell Research、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其中4篇被F1000推荐。组织、参与编写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60余项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吴-杨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转化4项
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7项
主编《内分泌疾病与脂代谢异常》和《系统内分泌学》,主译《成人及儿童内分泌学》,教育部统编教材《内科学》编委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