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小长假的“人从众现象”,都能刷新认知。

高速堵车上热搜无人问津,高速充电桩排队需要叫号让人直呼离谱。



景区人挤人不稀奇,但北京环球影城人已经多到官方下场劝游客回家。

今年被当成景点挤爆的超市,除了胖东来又添一名悍将——奥乐齐。

4月19日奥乐齐在无锡、苏州开了两家新店,开业半个多月仍然人挤人,赶上五一放假去尝鲜、打卡的人纷纷排队抢购,清空了不少货架。



半个月前,奥乐齐还是专属于上海人的“穷鬼天堂”。这家德国折扣店鼻祖,进入中国6年,一直死守上海市场,60多家店遍布上海各个地区。



别看它一直没走出上海,在商超界的地位却能与胖东来一较高下。

在社交平台上,全国各地网友呼吁奥乐齐开到自己家门口的留言比比皆是。

奥乐齐开到江苏后,有当地网友留言:“这是这是苏州人家门口自己的胖东来”。也有人在评论区再次催促胖东来开出河南。



一个德国折扣超市开出上海,为什么能和胖东来走出河南一样让大家期盼?



从“销金窟”杀出的穷鬼超市,

攻占江浙沪

2019年,奥乐齐在上海开了两家店,开业当天有2万人排队。这种盛况让奥乐齐超市的外国店长都大呼,中国消费者太热情。

6年后,奥乐齐在无锡和苏州的首店开业,吸引了3万人进店。

苏州店开业当天上午开门即限流,出现 “上午开业下午断货” 的魔幻场景;无锡首店当天就进账100万,刷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首日业绩纪录。



出道即巅峰的高光背后,奥乐齐已经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摸索了6年。

胖东来是河南新乡人的“超市之神”,那奥乐齐就是上海打工人心中的白月光。

众所周知,上海有自己的货币体系:1“沪币”约等于6元人民币,也约等于20元“东北币”。

这样的类比虽然只是玩笑,但同等价值的东西放在物价全球排名第4的魔都,总容易化身刺客。16元的白开水、99元的面包见得太多,年轻人都不敢随便逛超市了。

在这种物价水平下,“穷鬼超市”奥乐齐却另辟蹊径,用3.9的卫生巾、8块9的牛奶、9快9的白酒保住上海打工人的体面。



殊不知这种体面背后,浙江和苏州都是最大功臣。

奥乐齐有底气当穷鬼乐园,离不开自有品牌和强大的供应链。如今奥乐齐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建立了直采基地,生鲜商品95%直供。

别看它是外国超市但采购比例已经高达80%,且有400多家供应商都来自江苏、浙江等地。比如奥乐齐自有的悠白系列乳品,就来自于江苏;烘焙与熟食,也主要来自江浙沪。



因此奥乐齐在无锡和苏州开店,相当于开到了自己家的后花园。

在供应商聚集地开店,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还让生鲜商品可以在12小时内极速配送。比如从上海总仓到苏州门店,西红柿、车厘子只需要10小时,新鲜度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奥乐齐在上海6年早把年轻人研究透了,开到江苏无锡,只需要抄答案就行。

苏州、无锡不论是从地理位置、消费者口味、经济基础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共性。从新店地址来看,苏州工业园区的程序员、无锡物联网新城的创业者,与上海的打工族共享同一套生存逻辑:挣得多房租高、既要省钱也要精致生活。



有用户有供应链,再加上折扣店的“流量密码”,奥乐齐开到苏州、无锡是水到渠成的。



既要又要还要的奥乐齐,

暴击山姆

奥乐齐和胖东来在走出大本营上,选择的路不同还有个原因是:身份标签不同。

“变态级服务”和“极致质价比”的胖东来模式已经接近天花板,且于东来在采访时说的:胖东来是想去做一个榜样,而不是做一个企业。



反观以奥乐齐为代表的硬折扣,在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且奥乐齐要做的不仅是“穷鬼超市”,还是社区精品超市——这是山姆、盒马都还没杀入的真空地带。

1.对山姆贴脸开大,拿捏中国家庭

电影《东邪西毒》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奥乐齐出沪前的宣传方式,是对山姆、盒马等品牌贴脸开大。

奥乐齐的苏州首站,广告投放位置直接对山姆“骑脸输出”:山姆停车场必经之路的公交站牌上:奥乐齐的广告文案嘲讽值拉满,句句都直戳山姆“软肋”。



人行道上每个从山姆扛着“量贩装”出来的顾客,都得感慨一句:商战是如此的朴实无华且不枯燥。

在此之前,奥乐齐还在上海地铁静安寺站上演大型阴阳现场:一边用大字宣传奥乐齐小份更新鲜,一边用小字内涵,逛超市不必买门票。文案上“隔壁家的瑞士卷”“别人家的可颂”,指向性不要太明显。



盒马也曾被奥乐的广告车见缝插针,然而看似充满火药味的“挑衅”,实则突出了几家超市的差异。奥乐齐抢的并不是山姆、盒马的中产用户,而是追求性价比和品质的大众消费者。



因此奥乐齐才一边用“白菜价”放大自己的低价优势,一边靠和山姆、盒马PK跑分突出自己的品质优势。



2.捡漏式选址,抢占“奥区房”

奥乐齐除了抢占山姆、盒马的用户空白地带,还通过选址捡漏“社区精品折扣店”的市场份额。

奥乐齐在无锡的新店,开在圆融广场负一层,这里原本是一家干倒闭的进口超市;其在苏州的新店位置,是方洲邻里中心闲置五年的菜场旧址。



这两个位置看似不讨喜,其实延续 了奥乐齐“社区 + 商圈” 的黄金选址组合。既能享受成熟社区流量红利,又避免核心商圈每平米20元/天的租金压力。

苏州方洲邻里中心店周围是科技园区与高端社区,无锡圆融广场店填补了梁溪区5公里商超空白。这种 “精准卡位” 策略,既避免了与山姆、盒马在核心商圈的直接竞争,又通过 “小包装 + 即时达” 搞定周围打工人,抢占江浙沪第一批“奥区房”。

既要低价又要品质又要利润,是奥乐齐的杀招也是奥乐齐追求的天花板。



复制奥乐齐,

不比复制胖东来容易

众所周知,河南之外复制胖东来难如登天。

胖东来不出河南,除了于东来的个人信念和成本、供应链、体验等问题,在短期内都和很难解决。

胖东来自己不出河南,但近两年从超市到足疗店,从物业到餐饮,全国掀起了一场“胖东来模仿秀”。



然而事实证明,抄胖东来作业的企业,99%都是在“东施效颦”。哪怕是经过胖东来亲自改造后的永辉、步步高、中百集团也用结果证明:有效果但不多。

海底捞我们学不会,胖东来更是难上加难,复制奥乐齐也并不容易。

首先,用户消费习惯千城千面。

能在竞争最激烈的上海站稳,已经证明了奥乐齐的实力。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上海市场需求更旺盛,对品牌的包容性也更强。奥乐齐目前只是把上海的打工人的消费习惯研究明白了,一旦走出珠三角地区都是不确定性。



未来奥乐齐面对的挑战,都藏在消费习惯里。

比如苏州晚8点后“连烧烤摊都看不到”,与上海夜间消费高峰形成反差,奥乐齐不得不调整生鲜日销节奏;无锡人嗜甜,需新增本地糕点SKU,却又不能动摇“60%商品通用化”的底线;除此之外,上海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决定了他们对低价、精致更上瘾,但新市场对自有品牌的接受度仍是未知数,还需要时间培养用户心智。



其次,供应链需要更宽护城河。

奥乐齐此次走出上海,对其来说只能算一次供应链“小考”。毕竟奥乐齐也有不少产品的供应商位于苏州,即便是在浙江区域内,直接距离也不过200公里。

150公里、200公里的直线距离,更像是奥乐齐出沪的“内测版”,一旦超过200公里,单店毛利可能被物流吞噬,无法在苏州、无锡快速复制“10~20家店群”,成本优势将被稀释,便很难维持“低价高质”的标签。



最重要的是,强龙难压地头蛇。

比如许昌的胖东来、东北的比优特、湖北的雅斯超市等,它们在当地都有深厚的积累,外部企业想要打破这种优势并不容易,因此奥乐齐未来几年的发展大概率还是“猥琐发育,深耕区域。”

这样的节奏与奥乐齐2022年设想的,上海可能开设500-600家门店的愿景相比略显缓慢,

好在,当代“穷鬼经济学”正在膨胀,在极卷的零售市场,奥乐占住了一个独特身位。只要它保持耐心和水准,仍是硬折扣的顶流。

低价只是奥乐齐的入场券,但更懂用户才是它的护城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