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电影赤道》。

上映于十年前,恰好卡在《寒战》系列两部电影的中间。

倏忽许多年过后。

每当提到《寒战》、《寒战2》或者《寒战3》,就有人心心念念于《赤道2》,这几乎成为了某种“定律”式关联。

他们也颇为不解,《赤道》为什么没有续集?

笔者有点想法。



陆剑青和梁乐民二人。

入行多年,厚积薄发,携一部《寒战》,撼动香港影坛。

这部电影有多成功?

港产片香港和内地双票房年冠,新加坡第三、马来西亚第二,横扫第三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十四项提名夺九个奖项,并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这几项“兵家必争”的大奖。

但没有人料到,他们接下来,居然并不急于拍《寒战2》。

而是转向去拍了《赤道》。



借《寒战》声势,天地同力。

以寰亚电影为首的投资商们,砸下两亿港币的投资,帮助两位导演圆梦了一场“国际反恐”,剧组奔赴亚洲、中东和欧洲各地取景,并出动了军机协助拍摄。

演员方面,很有趣,三位主角都姓张,再有文咏珊、余文乐、冯文娟,以及韩国的池珍熙和内地的王学圻等等。

以此论,投资规模和主创阵容也都颇为不俗。

再配合南韩头号通缉犯“赤盗”、铀原料球和中东恐怖组织等剧情。

当真很有“国际范”。

这也恰是,有相当一部分影迷“惦记”并希望开拍续集的原因,因为在整个华语电影的历史上来看,此类题材绝对罕有,甚至可以说是空白。

而在《寒战》如此成功的基础上,他们居然弃续集于不顾,先做《赤道》。

野心一望而知。



可以做个假设。

万一这部《赤道》叫好叫座,会发生什么?

一部跳出传统港式警匪电影窠臼的《寒战》,就已经被好莱坞定义为“警匪片的新高度”,如果再来一部题材“破冰”的大爆之作,二人的声望或将臻至整个香港影坛的顶层,彼时绝难再有任何导演,可堪匹敌。

可惜,《赤道》上映即垮塌。



彼时。

合拍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已经突破了十亿票房关口,港片《澳门风云2》也已经上探至了九亿票房。

《赤道》呢?

香港1615万、列十大票房榜第九,内地则仅堪堪过了两亿。

也与此前,《寒战》横扫香港电影金像奖不同,这部《赤道》,仅获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动作指导两个“可怜”的提名,且最终颗粒无收。

该片框架看似宏大,但在叙事与表演层面,却皆表现出来一种,各自为战的窘迫。

至此,无论是商业、品质还是口碑层面,都不再支持这个故事,有继续往下延伸的可能性,我们所见的影迷期盼续集的声音,其实大都只是,来自题材的回响。

而仅一年之后。

《寒战2》就不但再夺香港票房年冠、打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更将港式警匪电影在内地的票房上限,推高至接近七亿。

对比与反差,相当强烈。



《赤道》缘何崩塌?

首先,牵涉了铀原料和“核弹”危机,一个小小的特别行政区,绝对“扛”不住。

这是逻辑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一开始就错了。

虽然从定义上来说,香港警队反恐特勤组,确实有“处理辐射核武器危险品事故”这么一说,但当真面临“核弹”级别杀伤力武器滞留事件,一个特勤组主管就能操控全局,连特区政府和警队高层都不必露面?

笔者是真不太信。

而在《赤道》之后,比如《明日战记》、《焚城》,甚至是立项尚未开拍的《拆弹专家3》,在故事层面,都有类似的逻辑错置问题。

这很致命。

当然,《赤道》也在尝试,尽力渲染并凸显宋鞍的身份象征、地位与能力。

可惜,种种掣肘的结果,是词不达意。



转头再看看演员。

“三张”颇有名声,但都有些一言难尽。

张学友在表演上犯下“冒进”之错,将一个表面温文儒雅兼学识渊博、内里腹黑狠辣的“赤盗”,过早暴露在了观众眼前。

他焦躁不安,几乎对任何人,都表现出来一种莫名的敌意。

仅有片末的零星、刹那光芒,是不够的。

他似乎没能吃透剧情和角色。



张家辉则明显用力过猛。

其角色设计为,因仕途不得志导致为人狠辣。

但笔者以为,其表演整体上太过紧绷,尤其对文咏珊所饰演女杀手的过激处置,未必是出自编剧层面的设计与授意,很可能是演员在收放层面的失当,太过偏锋,而在内心层面的描写上,又流于浅浮。

这就导致,角色没法得到观众的好感。

斗狠太过是主因。



至于其他演员。

张震太过内收,转而寡淡,进而缺乏“国际头号通缉犯”所应有的冲击力。

王学圻倒是将腔调和气场皆拿捏得十足,但其角色的故事脉络和情节设计实在过于空洞,很多东西变成了故作高深,转而没法做到实质性的控场。

文咏珊颇为惊艳,所以,后来她出现在了《寒战2》当中。

至于韩国演员,并无多少发挥空间。

而表演这件事,对一部电影来讲,当然就相当重要了,它足以与剧情一起,并列为品质的基石,甚至也有凭演员演技“力挽狂澜”的例子。

但这部《赤道》,在表演这一块,着实差了好些意思,连带很多细节,都变得无趣。

不可不察。



本文当然只是笔者一家之言。

就像有人喜欢《寒战》,有人中意《无间道》,另外又有人坚定力撑《无双》,每一种表象底下,都有绝对的个人理由。

看电影这件事,也就像听歌,自己喜欢最重要。

无须争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