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会山报》等媒体当地时间25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专访时称,他那有关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言论是认真的,绝非玩笑。此前,特朗普的这一“提议”已遭到加拿大领导人断然拒绝。
报道称,特朗普在25日发布于《时代》周刊的专访报道中作出上述表态。当主持人在采访中提及,特朗普曾多次提出让加拿大并入美国,这一言论是否“略带调侃意味”。特朗普对此明确否认,“实际上,不,我没有。”、
这已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这一惊人主张,但却是他首次明确否认这是在“调侃”。这一言论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北美地缘政治格局的激进构想,在美加贸易争端持续发酵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吞并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其“美国优先”战略的极端延伸
特朗普对加拿大的特殊"兴趣"由来已久,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将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为“州长”,这一明显带有暗示性的称呼已经引发诸多猜测。今年早些时,特朗普更是直接抛出"加拿大成为美国一部分"的构想,遭到特鲁多斩钉截铁的拒绝:“这不会发生,加拿大人为自己是加拿大人感到非常自豪。”
在《时代》周刊的最新专访中,特朗普终于撕下了这层伪装。当主持人询问其"吞并论"是否带有玩笑成分时,他毫不含糊地表示:"实际上,不,我没有(在开玩笑)。"并补充道:"加拿大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特例。"这种罕见的直白表态,将原本被视为政治调侃的议题,骤然提升至严肃的战略构想层面。
面对特朗普的“吞并论”,加拿大社会表现出空前一致的强烈反对。特鲁多明确表示“这不会发生”,现任总理卡尼则警告:“特朗普总统不合理的贸易行为和对我们主权的威胁,我们正面临一生中最大的危机。”这种来自不同党派领导人的共同抵制,反映了加拿大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的激进言论反而强化了加拿大人的民族认同,使“反美情绪”成为罕见的全民共识。加拿大媒体的反应同样激烈。《多伦多星报》将特朗普的言论称为“政治妄想”,《环球邮报》则发表社论警告:"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威胁,即使它听起来荒谬。"这种舆论氛围表明,特朗普的“吞并论”已超越了一般的外交摩擦,触及了加拿大国民情感的红线。
尽管特朗普言之凿凿,但从现实角度评估,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一构想面临多重难以逾越的障碍:
历史上,美国最后一次接纳新州是1959年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冷战后的国际环境对国家领土变更持更加谨慎的态度。联合国宪章强调各国主权平等,任何强迫或诱导下的领土变更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根据国际法,国家合并需要相关国家人民的自由意志表达。加拿大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宪法修正都需要联邦和各省立法机构的同意,这种全民共识在当前氛围下完全不可能达成。
既然现实可能性如此之低,特朗普为何仍坚持这一看似荒诞的主张?这一言论主要服务于“美国优先”的叙事构建。将加拿大描绘成“占便宜者”,有助于强化其支持者眼中美国“被剥削”的印象,进而为其强硬贸易政策提供合理性。通过抛出极端主张,特朗普可以观察加拿大及其盟友的应对方式,为后续的实际政策调整收集情报。这种“压力测试”是其谈判策略的典型手法。
特朗普的“加拿大第51州”言论,表面上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政治噱头,实则反映了其外交理念中对国家主权的极度漠视。将拥有1,800万平方公里领土、3,800万人口的发达国家视为可以吞并的对象,这种思维已经挑战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国际社会而言,特朗普的"吞并论"是一记警钟。它提醒各国,在“美国优先”的逻辑下,没有哪个国家的主权是绝对安全的。唯有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才能有效遏制这种危险的单边主义倾向。对加拿大来说,这一事件可能成为加强国家认同、推动自主发展的契机;对世界而言,则是一次关于如何捍卫中小国家主权的深刻思考。